征镇
拼音:zhēng zhèn
注音:ㄓㄥ ㄓㄣˋ

征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魏晋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 2.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引证解释:

⒈ 魏晋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羣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后因以称地方长官。 《晋书·怀帝纪》:“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时莫有至者。”

⒉ 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

《新唐书·狄仁杰传》:“今边垂未寧,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
宋陆游《桃园忆故人》词之五:“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

网络解释:

征镇

  • 征镇(征镇),zhēng zhèn ㄓㄥ ㄓㄣˋ魏 晋 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羣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后因以称地方长官。《晋书·怀帝纪》:“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时莫有至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GHG
    • 五行

    (1)(动)走远路(多指军队):~途。

    (2)(动)征讨:出~|~战。

    (3)(动)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兵。

    (4)(动)征收:~税|~粮。

    (5)(动)征求:~稿|~文。

    (6)(动)证明;证验:实物可~。

    (7)(名)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候。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FHW

    (1)(动)压;抑制:~纸|~痛。

    (2)(动)安定。

    (3)(动)用武力维持安定:~守|坐~。

    (4)(名)镇守的地方。

    (5)(名)行政区划单位;一般由县一级领导。

    (6)(名)较大的市集。

    (7)(动)把食物、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起或放在冷水里使凉:冰~汽水。

    (8)(Zhèn)姓。

    (9)〈书〉

    (10)(副)时常:十年~相随。

    (11)(形)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日(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