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鼻的词语
- 51、眼观鼻: yǎn guān bi,中国古代俗语。
- 52、耗子舔猫鼻: 【事例】包工头曾对他说过,安心工作不要~,没事找刺激【用法】多用于方言中;指人没事找事,不按自己的能力办事
- 53、觜鼻:詈语。即嘴脸。
- 54、斫鼻: 语本《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斫鼻”比喻技艺成熟高超。
- 55、斲鼻: 1.亦作"斵鼻"。 2.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 56、捉鼻: 1.掩鼻。不屑貌。 2.掩鼻。同"拥鼻"。
- 57、转鼻:鼻音。
- 58、猪鼻: 古代车名。
- 59、针鼻:针尾穿线的孔。
- 60、蜇鼻:谓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极言气味浓烈。
- 61、齄鼻:亦作'齄鼻'。酒糟鼻。
- 62、齇鼻: 1.亦作"齄鼻"。 2.酒糟鼻。
- 63、有鼻: 见“有庳 ”。
- 64、拥鼻: 1.掩鼻。 2.见"拥鼻吟"。
- 65、鹰钩鼻: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 66、印鼻: 印鼻yìnbí (1) 印钮的别称 英 seal nose
- 67、引刀割鼻:汉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梁高行者,梁之寡妇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夫死早寡不嫁,梁贵人多争欲取之者,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焉……〔高行〕乃援镜持刀以割其鼻。"后以其人为封建时代节妇烈女的典型,亦有效法其事者。
- 68、异香扑鼻:异常的香味冲进鼻中。
- 69、蚁鼻: 1.比喻微细。
- 70、掩鼻: 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 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 《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
- 71、穴鼻:兔的别名。亦借指月亮。
- 72、靴鼻: 1.亦作"鞾鼻"。 2.靴帮足尖处的凸出部分。旧时以"嗅靴鼻"﹑"吮靴鼻"形容巴结﹑奉承。
- 73、笑之以鼻:以鼻吭气冷笑﹐表示看不起。
- 74、响鼻: 响鼻,响鼻儿xiǎngbí,xiǎngbír (1) 骡马等鼻子里发出响声 英 (of a horse,mule,etc.) snort
- 75、齆鼻:因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
- 拼音bí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鼻
- 五笔THLJ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鼻,主臭者也。——《说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4) 初始,发端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