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鼻的词语

  • 101、鼾鼻:打呼噜。熟睡貌。
  • 102、关鼻:可以穿系的孔。
  • 103、鼓鼻:扇动鼻子。指喷气。
  • 104、骨鼻:鼻相的一种。
  • 105、趺鼻:塌鼻。
  • 106、反鼻:蝮蛇的别名。
  • 107、齃鼻:犹曷鼻。
  • 108、鹅鼻:山谷名。在浙江秦望山。
  • 109、楯鼻:盾牌的把手。
  • 110、盾鼻:盾牌的把手。
  • 111、断鼻:割断鼻子。古人颂为女子贞烈之行。典出《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爽从弟文叔妻﹐谯郡夏侯文宁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居止常依爽。及爽被诛﹐曹氏尽死。令女叔父上书与曹氏絶婚﹐强迎令女归。时文宁为梁相﹐怜其少﹐执义﹐又曹氏无遗类﹐冀其意沮﹐乃微使人讽之。令女叹且泣曰:'吾亦惟之﹐许之是也。'家以为信﹐防之少懈。令女于是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蒙被而卧。"
  • 112、犊鼻:短裤,一说围裙。
  • 113、石鼻:突出的石头。
  • 114、蹙鼻:皱缩鼻翼。忧愁貌。
  • 115、刺鼻:谓气味呛鼻难闻。
  • 116、穿鼻: 1.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 2.比喻操纵﹐控制。 3.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口腔里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流出。
  • 117、触鼻: 1.刺激嗅觉。
  • 118、搐鼻:抽动鼻孔。 中医外治有搐鼻法﹐用少许药物细末吹入鼻内﹐促使打喷嚏﹐以达开窍目的。
  • 119、赤鼻:古谓齄鼻,俗称酒渣鼻﹑酒糟鼻。症状为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高低不平,状如赘疣。
  • 120、嗤鼻: 嗤鼻chī bí (1) 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 例 对这种庸俗行为嗤鼻 英 give a snort of contempt
  • 121、嗤之以鼻: 嗤之以鼻chīzhīyǐbí (1) 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 例 对这种庸俗行为嗤之以鼻 英 give a snort of contempt
  • 122、扁鼻: 扁鼻biǎnbí (1) 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 英 snub nose
  • 123、白鼻:亦作"白鼻騧"。
  • 124、卬鼻:谓鼻露而向上。
  • 125、阿鼻: 阿鼻ābí (1) 音译名。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 英 梵语 Avici
  • 拼音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HL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鼻,主臭者也。——《说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4) 初始,发端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