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之以鼻
拼音:chī zhī yǐ bí
注音:ㄔ ㄓ 一ˇ ㄅ一ˊ
词性: 成语

嗤之以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嗤之以鼻chīzhīyǐbí

(1) 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

对这种庸俗行为嗤之以鼻
give a snort of contempt

引证解释:

⒈ 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老舍《四世同堂》五一:“假若他甘心作犬儒,他不但可以对战争与国家大事都嗤之以鼻,他还可以把祖父、妈妈的屋中有火没有也假装看不见。”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这样可笑的说法,连旁听的大水、小梅都忍不住嗤之以鼻了。”
陈忠实《信任》:“梦田老汉对罗坤的一举一动都嗤之以鼻!”
亦省作“嗤鼻”。 《收获》1981年第5期:“那些实在没有办法的……也要弄一张病退回城的条子,离开农村,甩掉‘知青’这个人人嗤鼻的身分。”

国语词典:

从鼻子里发出冷笑。表示不屑、鄙视。

如:「他每每大言不惭,惹得众人对他嗤之以鼻。」

词语翻译

英语
to snort disdainfully, to scoff at, to turn up one's nose
德语
über etw., jmd. die Nase rümpfen
法语
rire au nez de qqn, faire un pied de nez

嗤之以鼻的近反义词

  • 1、他演讲时那种不可一世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
  • 2、对于别人的讽刺挖苦,他总是嗤之以鼻
  • 3、这年头人们开始对家庭生活和家庭制度嗤之以鼻,再下一步他们就该抛弃一切,搞黑人和白人通婚了。
  • 4、她对暗示她在说谎的言论嗤之以鼻
  • 5、他这种不知羞耻的行为,令人嗤之以鼻
  • 6、小强在台上演讲没几分钟,小刚就嗤之以鼻,溜出了会场。

字义分解

  • 拼音chī
  • 注音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BHJ
  • 五行

(动)〈书〉嗤笑;讥笑。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HLJ
  • 五行

(1)(名)(~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腔|~涕。

(2)(名)〈书〉开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