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骈傍:犹重复。
  • 2、骈逼:犹骈比。
  • 3、骈坒: 骈坒pián bì (1) 并列、密集排列 例 士女贮眙,商贾骈坒。——左思《吴都赋》 例 商店骈坒 英 closely linked
  • 4、骈并:犹汇集。
  • 5、骈驰:并驾而驰。
  • 6、骈齿:谓牙齿重叠。
  • 7、骈矗:并列矗立。
  • 8、骈错:连比错杂。
  • 9、骈叠:连绵重叠。
  • 10、骈曡:连绵重迭。王闿运 《上征赋》:“入 严瀨 而击汰兮,峰駢曡以峭耸。”
  • 11、骈赋:指汉代以后向骈文方向发展的赋。
  • 12、骈跗:双萼;并蒂。跗,同"柎"。
  • 13、骈轨:谓两车并行。
  • 14、骈厚:犹深厚。
  • 15、骈集:凑集;聚会。
  • 16、骈肩: 骈肩piánjiān (1) 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 例 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英 shoulder by shoulder
  • 17、骈接:并排连接。
  • 18、骈聚:凑集;聚会。
  • 19、骈牢:二牲;两条牛。
  • 20、骈丽: 骈丽pián lì (1) 指骈体文,多用偶句,讲求对仗,故称 例 骈四乞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例 自秦迄隋,文体递变而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名,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丽。——李兆洛《骈体文钞序》 英 antithesis;art of parallelism
  • 21、骈俪: 骈俪piánlì (1) 指骈体文,多用偶句,讲求对仗,故称 例 骈四乞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例 自秦迄隋,文体递变而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名,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李兆洛《骈体文钞序》 英 antithesis;art of parallelism
  • 22、骈怜: 1.亦作"骈怜"。 2.犹比邻。《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柏至﹐以骈怜从起昌邑。"司马贞索隐:"怜﹑邻声相近。骈怜﹐犹比邻也。"一说,谓并两骑为军翼。
  • 23、骈联:重叠连接。
  • 24、骈列: 骈列piánliè (1) 并列;并排 例 群峰骈列 英 spread out
  • 25、骈邻: 1.亦作"骈怜"。 2.犹比邻。《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柏至﹐以骈怜从起昌邑。"司马贞索隐:"怜﹑邻声相近。骈邻﹐犹比邻也。"一说,谓并两骑为军翼。
  • 26、骈戮:一并被杀。
  • 27、骈拇: 《庄子•骈拇》:“骈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形容重叠并连的物体。
  • 28、骈偶:指对偶。
  • 29、骈臻:指的是并至,一并到来。宋 秦观《代回吕吏部启》:“既承召节,仍属嘉辰,宜戩穀之駢臻,顾颂言而何既。”明 陈汝元《金莲记·重贬》:“相公既逭三尺,朝云 又添一丁,二喜駢臻,一门胥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地则五方杂处,市则百货駢臻,人物不为不丰盈矣。”
  • 30、骈阗: 骈阗piántián (1) 聚集一起。也作“骈填”“骈田” 英 get together
  • 31、骈进:并排行进。
  • 32、骈句: 骈句piánjù (1) 指对偶句 英 parallet sentences
  • 33、骈体: 骈体piántǐ (1)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英 rhythmical prose style,mark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 34、骈死: 骈死piánsǐ (1) 并列而死;一起死去 例 其骈死皆轻系。——清·方苞《狱中杂记》 英 died together
  • 35、骈语:四六对偶的语言。
  • 36、骈指:比喻多余而不必要的东西。
  • 37、骈枝: 骈枝piánzhī (1) 骈拇枝指,当大拇指与食指相连时,大拇指或无名指旁所长出来的一个多余的手指;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例 骈枝组织 英 double toe or finger;unnecessary
  • 38、骈词:犹骈文。
  • 39、骈胁:1.肋骨密排相连,宛如一骨。2.胸膛肌肉强健丰满,看不出肋骨的痕迹。
  • 40、骈邑: 1.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临胊县。 2.指相邻的邑县。
  • 41、骈诛:一并诛戮。
  • 42、骈罗:骈比罗列。
  • 43、骈立:并排而立。
  • 44、骈祉:谓福祉聚集;大福。
  • 45、骈填:犹骈田。
  • 46、骈植:并立。
  • 47、骈趾:指脚的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
  • 48、骈首:头靠着头,并排。 指两个头相连。 '骈首就戮'的省称。
  • 49、骈耸:并列耸立。
  • 50、骈穗:指并生的双穗。古人以为祥瑞。
  • 51、骈比: 骈比piánbǐ (1) 并列、密集排列 例 士女贮眙,商贾骈坒。——左思《吴都赋》 例 商店骈比 英 closely linked
  • 52、骈郁:繁密茂盛。
  • 53、骈演:同台演出。
  • 54、骈翼:犹比翼。
  • 55、骈峙:并立﹐屹立。
  • 56、骈踬:谓手足不仁。
  • 57、骈字:指两字相连的词语,也包括联绵字。如"方圆"﹑"编导"﹑"积极"﹑"逶迤"等。清康熙年间编有《骈字类编》一书﹐收录古籍中两字相连的词语﹐分属于十三门﹐共二百四十卷。
  • 58、骈杂:纷纭杂乱。
  • 59、骈骨:二骨相连。
  • 60、骈白:枣的一种。
  • 61、骈合:犹合并。
  • 62、骈干:谓胁骨相连。
  • 63、骈衍:相连貌。
  • 64、骈田: 1.聚会;连属。形容多。 2.形容声音宏大四布。
  • 65、骈溢:犹超过。
  • 66、骈化:并列化生。
  • 67、骈复:犹重复。
  • 68、骈沓:犹重叠。
  • 69、骈马: 1.指二马并驾的车。 2.二马并行。
  • 70、骈尸:堆聚的尸体。
  • 71、骈石:指两两并连之石。
  • 72、骈生:并列而生。
  • 73、骈骈: 1.繁盛貌。 2.联缀并行貌。
  • 74、骈胎:双胞胎。
  • 75、骈蕃:繁多。
  • 76、骈孕:指双胞胎。
  • 77、骈支:并列的分支。
  • 78、骈赘:骈枝赘疣。比喻多馀无用的东西。
  • 79、骈匝:聚拢围绕。
  • 80、骈臂:犹并肩。
  • 81、骈繁:形容众多。
  • 82、骈门:一户挨一户。形容人多。
  • 83、骈然:接连貌。
  • 84、骈盛:骈接盛多。
  • 85、骈奏:并排前进。
  • 86、骈族:谓一人获罪,并诛其亲族。
  • 87、骈殒:一并殒灭。
  • 88、骈行:用对偶行文。
  • 89、骈组:并列印绶。
  • 90、骈蔓:牵扯枝蔓。
  • 91、骈斩:一并斩首。
  • 92、骈文: 骈文piánwén (1) 文体名,与散文相对称。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 英 rhythmical prose characteriz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 93、骈命:炮弹 。
  • 94、骈体文: 骈体文pián tǐ wén (1)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英 rhythmical prose style,mark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 95、骈兴错出:谓不断涌现。
  • 96、骈首就逮: 见“骈首就系 ”。
  • 97、骈肩叠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 98、骈肩迭迹: 参见:骈肩叠迹 ,骈肩叠迹
  • 99、骈肩接迹: 同“骈肩累迹”。
  • 100、骈肩累迹: 参见:骈肩累迹 ,骈肩累迹

骈中间的词语

更多>>

骈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丛骈:繁多而并立。
  • 2、党骈:结党相连。
  • 3、拇骈:拇指旁并生一指。比喻多余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 4、上骈:传说中司生人类耳目之神。
  • 5、阗骈: 1.犹骈阗。罗布。
  • 6、填骈: 充塞拥挤。
  • 7、翕骈: 1.谓并肩接踵。
  • 8、云骈: 1.传说中仙人的车驾。 2.祥云聚集。
  • 9、支骈: 派生;分支。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骈组词,骈的组词,骈字怎么组词,骈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骈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骈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15个,骈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个,骈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个。
  • 拼音pián
  • 注音ㄆ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UA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马,并声。本义:两马并驾一车)(2) 同本义骈,驾二马也。——《说文》然后得乘饰车骈马。——《尚书大传》骈驰翼驱。——嵇康《琴赋》(3) 又如:骈马(二马并驾的车)(4) 并列骈死于槽枥之间。——唐· 韩愈《马说》骈部曲。——班固《东都赋》(5) 又如:骈集(肩并肩聚集);骈田(并列连属。也作骈填,骈阗);骈字(两字组成的词语,包括合义复词和衍声复词。如天地、自然、仿佛等);骈化(并列化生)(6) 并联;合并曹共公闻其骈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7) 又如:骈然(连接的样子);骈胁(肋骨连接在一起);骈骨(两骨相连);骈干(胁骨相连);骈石(两两相连的石头);骈合(合并)(8) 聚集;罗列 。如:骈聚(聚集);骈演(同台演出);骈齿(前齿并生为一);骈骈(众多、繁盛的样子);骈蕃(多而丰厚);骈罗(并列,罗列);骈阗(众多;聚集);骈戮(骈诛。一并被杀)名词(1) 通“胼”。胼胝,手掌脚底上的硬皮是故禹稷骈踬。——《孟子·滕文公下》(2) 文体名。见“骈文”(piánwé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