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
拼音: | pián tǐ |
注音: | ㄆ一ㄢˊ ㄊ一ˇ |
骈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骈体
(1)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英
引证解释:
⒈ 即骈文。参见“駢文”。
引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为诸生时,好以駢体为经义。”
亦作“駢体文”。 清方履籛《书刘芙初编修骈体文集序》:“兹駢体文一卷,抒华千载,启韵百家。”
清梅曾亮《<管异之文集>书后》:“曾亮少好为駢体文。 异之曰:‘人有哀乐者,面也。今以玉冠之,虽美,失其面矣。此駢体之失也。’”
- 1、骈体公文是中国古代公文写作领域特有的一种文体。
- 2、雨以飞转流动之势,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与闲淡宁静的地面世界相对照,如骈四俪六的骈体文般荡漾着人的心扉。
- 3、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 4、我先前只知道武将简陋通文,当"枕戈待旦"的时辰,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大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韬略的了。 ()
- 5、一水儿的骈体文,甚至通篇都压在一个韵上,听得刘昊真心想睡觉。
- 6、对骈体的各种生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并用孚尔根和改进的黑色素染色技术揭示了它们的细胞学细节。
字义分解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与骈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