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夺哀:犹夺服。
  • 2、夺标: 夺标duóbiāo (1) 夺取锦标,获得头奖,特指夺取冠军 例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观竞渡》 英 win the first prize (2) 承包人或买主所投的标被招标者选中 英 receive a tender
  • 3、夺柄:失去权力。
  • 4、夺彩:失去光彩。
  • 5、夺胆:犹丧胆。
  • 6、夺嫡:以庶子身分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
  • 7、夺目: 夺目duómù (1) 耀眼,因超群出众而使其它所有的都黯然失色 例 光彩夺目 英 dazzle the eyes;brilliant
  • 8、夺魁: 夺魁duókuí (1)夺冠,取得第一 英 win the first prize
  • 9、夺冠: 夺冠duóguàn (1) 夺取冠军;夺得第一名 英 gain the championship
  • 10、夺情:1.谓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2.违背情理
  • 11、夺取: 夺取duóqǔ (1) 使用力量强行取得 例 夺取领导权 例 夺取到巨大财富 英 seize;take by force;capture (2) 争取得到 英 strive for
  • 12、夺胎:原为道教语。谓脱去凡胎俗骨而换为圣胎仙骨。后用以喻师法前人而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 13、夺袍: 1.《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后因称竞赛中获胜为"夺袍"。
  • 14、夺气: 挫伤锐气;丧失勇气。
  • 15、夺锦: 1.《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以赐。"后因称竞赛中获胜为"夺锦"。
  • 16、夺路: 夺路duólù (1) 强行通过道路 英 force to pass through the road (2) 拦路抢劫 英 waylay;hold up;block the road and rob the passengers
  • 17、夺服:谓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 18、夺走: 夺走duózǒu (1) 用强力拿走 例 他们试图夺走那个盘子 英 snatch (2) 索取,尤指结果,取去某物 例 这场瘟疫夺走了成千人的生命 英 claim
  • 19、夺攘:抢夺。
  • 20、夺人:犹损人。 犹动人。
  • 21、夺适:以庶子身分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
  • 22、夺席:《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后因谓成就超过他人为"夺席"。
  • 23、夺转:犹言夺回。
  • 24、夺却: 1.亦作"夺却"。 2.夺去;占去。
  • 25、夺去: 夺去duóqù (1) 置…于死地 例 鼠疫夺去了数以千计的生命 英 destory (2) 被抢走 英 take away from;grab;appropriate
  • 26、夺礼:犹夺服。
  • 27、夺伦:失其伦次。
  • 28、夺爵:谓因罪而被削去爵位。
  • 29、夺劳:古代对犯罪官吏剥夺其职务令服劳役的一种制度。
  • 30、夺志: 夺志duózhì (1) 强行使人改变原有的志向、志气 英 force one's ambition
  • 31、夺宗:《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夺宗﹐始封之君尊为诸侯﹐则夺其旧为宗子之事也。"后称夺取嫡长子地位为"夺宗"。
  • 32、夺误: 1.抄刊古书而形成的文字脱漏或讹误。
  • 33、夺移: 1.夺此移彼;转移。 2.动摇改变。
  • 34、夺官:削去官职。
  • 35、夺魄:惊心动魄;失魂落魄。
  • 36、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 37、夺职: 1.削职;免职。
  • 38、夺印: 1.夺去官印﹐谓将付予臣下的权力收回。 2.谓在竞争中获得代表某种权力的官印。
  • 39、夺得: 夺得duódé (1) 获取,得到 英 acquire
  • 40、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户。 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其弟继位为景帝﹐即与瓦剌议和。英宗返回京师﹐入居南宫﹐不许朝谒。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等以兵迎英宗于南宫﹐毁垣坏门而入﹐英宗乃复辟。史称此次政变为'夺门之役'。见《明史.英宗后纪》。后因以'夺门'泛指复辟﹑政变。
  • 41、夺神: 夺神duóshén (1) 使人神情恍惚 英 make one feel lost
  • 42、夺禠:剥夺。
  • 43、夺权: 夺权duóquán (1) 用暴力占有或攫取政权或权力 英 seize power;seizure of state power;take over power
  • 44、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
  • 45、夺驾:侵犯、占领或劫持皇帝、高官
  • 46、夺血:血液丧失。
  • 47、夺命龙: 五代时军中称剑的专门隐语。
  • 48、夺情剑: 是三百年前,一代剑豪狄武子的兵器,剑光如一泓秋水。
  • 49、夺钩子: 双人合作打魔兽简语。
  • 50、夺锦才:夺锦:夺锦袍。争夺锦袍的才华。形容才华超群,后来居上
  • 51、夺笋呐: 夺笋其实就是一个谐音梗,就是“多损”的意思,说这个人做的事情太损了,过分的意思
  • 52、夺笋啊: 出自网络主播,以她众所周知的迷惑口音把多损啊说成了夺笋啊。损原用于形容人说活尖刻挖苦或行为刻薄恶毒,伤害他人。现多用于调侃对方开玩笑“直击要害”,说话一针见血。根据语境不同,褒贬不同。
  • 53、夺门之变:明英宗发动的政变。 年英宗为瓦剌掳去,兵部尚书于谦等拥英宗弟朱祁钰为帝 景帝 ,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组织抵抗瓦剌。英宗于次年被释归京,年发动政变,夺取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废景帝,杀于谦等。
  • 54、夺人风釆:夺人风采,抢了别人风头。
  • 55、夺戴凭席: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56、夺命颠茄: 分布于欧洲大陆灌木丛林中。整株各部分,尤其浆果,毒性都很强。
  • 57、夺眶而出:夺:猛然涌出。眶:眼眶。眼泪猛然从眼眶中涌出来。形容心情十分激动或悲痛。
  • 58、夺胎换骨:原为道教语。谓脱去凡胎俗骨而换为圣胎仙骨。后用以喻师法前人而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 59、夺席谈经: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60、夺其谈经: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61、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的意思。
  • 62、夺人之爱: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63、夺门而出: 夺门而出duómén’érchū (1) 用力冲出门去(多指在紧急情况下) 英 rush out of door;force one's way out;dive out the doors
  • 64、夺人耳目: 表示非常吸引人的注意。
  • 65、夺人风采: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 66、夺人所爱: 把别人喜欢或珍爱的东西占为己有。
  • 67、夺情起复: 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 68、夺锦之才: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 69、夺路而逃: 形容吃了败仗或慌张得不管是什么路只管逃命要紧。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70、夺辔代之: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
  • 71、夺人心魄: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夺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不夺时: 1.不失农时。
  • 2、夸夺子:谓名利之徒。
  • 3、掠夺婚: 原始社会的一种婚姻习俗,男子用抢劫女子的方式成亲,是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重要标志。这种习俗在某些地区曾长期留存。也叫抢婚。
  • 4、抢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5、斩关夺隘: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 6、鳌里夺尊: 1.亦作"鳌里夺尊"。 2.犹言出类拔萃。
  • 7、标情夺趣:谓传情逗趣。
  • 8、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xuānbīn-duózhǔ (1) 喧:大声吵嚷。客人谈论的声音超过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客人取代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例 近有喧宾夺主之势。——清·杨宜治《俄程日记》 英 a presumptuous guest usurps the host’s role
  • 9、光彩夺目: 光彩夺目guāngcǎi-duómù (1) 色泽的艳丽令人目眩 例 不消几日,绣就长幡,用根竹竿叉起,果然是光彩夺目。——《醒世恒言》 英 luster;prismatic;dazzlingly brilliant;dazzling radiance
  • 10、光采夺目:色彩鲜明耀人眼目。形容鲜艳耀眼。
  • 11、灿烂夺目: 灿烂夺目cànlàn-duómù (1) 五光十色令人眩目 英 the lustre dazzles the eye
  • 12、璀璨夺目:璀璨:指玉石的光泽鲜明夺目。形容光彩耀眼。
  • 13、搀行夺市:跨行业抢生意。比喻越权夺职。
  • 14、鸠夺鹊巢:比喻坐享其成。
  • 15、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 16、撦鼓夺旗: 形容作战勇敢。
  • 17、驰魂夺魄:形容振撼心灵。
  • 18、篡党夺权: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 19、篡位夺权: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 20、追魂夺命: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
  • 21、追魂夺魄: 1.见"追魂摄魄"。
  • 22、恶紫夺朱:憎恨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光彩。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 23、扼吭夺食: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 24、红紫夺朱: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
  • 25、光华夺目:犹光彩夺目。
  • 26、豪夺巧取:谓凭强力抢夺或用欺诈的手段获取。
  • 27、换骨夺胎: 换骨夺胎huàngǔ-duótāi (1) 喻成仙 英 become immortal (2) 喻善于模仿而不露出模仿痕迹 例 他临摹古画有换骨夺胎之妙,当然能够乱真 英 imitate perfectly
  • 28、将夺固与:语本《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固,通'姑'。
  • 29、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qiǎngcí-duólǐ (1) 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强行狡辩 英 argue irrationally
  • 30、强词夺正: 同“强2词夺理”。
  • 31、惊心夺目: 谓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 32、惊魂夺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33、龙口夺食: 龙口夺食lóngkǒu-duóshí (1) 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 英 snatch food from the dragon's mouth—speed up the summer harvesting before the storm breaks
  • 34、迷魂夺魄: 1.见"迷魂淫魄"。
  • 35、你夺我争:指相互争夺。亦作“你争我斗”、“你争我夺”。
  • 36、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37、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qiǎoduó-tiāngōng (1) 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 例 妃子巧夺天工,何须更气。——清·洪升《长生殿》 英 wonderful workmanship excelling nature
  • 38、求名夺利: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 39、攘权夺利:犹言争权夺利。
  • 40、生夺硬抢:谓强行夺过来。
  • 41、天夺之年:上天褫夺其年寿。谓不能享其天年。
  • 42、天夺其魄:亦作'天夺其魄'。 上天夺走他的魂魄。谓欲其死。 谓天使其神志迷乱。
  • 43、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xiānshēng-duórén (1) 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 例 我兄负一乡之望,乃上之不能先声夺人,阻止设位,攘斥狐仙,力闢谬说。——清·壮者《扫迷帚》 英 forestall one’s opponent by a show of strength
  • 44、鲜艳夺目: 谓色彩鲜明艳丽而耀眼。
  • 45、像形夺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 46、销魂夺魄:销:同“消”,消散,消失。魂、魄:旧时指依附于人体的灵魂。形容因羡慕、喜爱某种事物或人物而使情绪失去控制。
  • 47、喧客夺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 48、諠客夺主: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 49、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 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 50、渔夺侵牟: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 51、斩将夺旗: 同“斩将搴旗 ”。
  • 52、争分夺秒: 争分夺秒zhēngfēn-duómiǎo (1) 尽量争抢利用时间,不放过分分秒秒 例 乔光朴看看表,才五点三十五分,真是一场争分夺秒的速决战! 英 against time
  • 53、争名夺利: 争名夺利zhēngmíng-duólì (1) 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 英 scramble for power and profit
  • 54、争权夺利: 争权夺利zhēngquán-duólì (1) 争夺权力和利益 英 scramble for power and profit
  • 55、光辉夺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见两旁有金山玉山二座,光辉夺目。”
  • 56、攻城夺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 57、虎口夺食:  从老虎口中抢夺食物。比喻胆大包天,做十分危险之事。
  • 58、艳丽夺目:夺目:耀眼。形容花朵或女子姿色鲜艳美丽耀眼
  • 59、酹金夺爵: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 60、明亮夺目: 闪耀,夺人眼球。
  • 61、耀眼夺目: “耀眼夺目”的意思:光线或色彩亮得让人不能直视。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 62、勾魂夺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 63、意夺神骇: 南朝·梁·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个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意夺神骇,意为人的意志消沉,精神受到严重创伤。
  • 64、妾夺妻权: 妾:旧时对小老婆的称呼。妻:老婆。妾夺妻权是指小老婆夺取了大老婆的权力。也可引申为一个权力低下的人剥夺了高一级掌权者的权力。
  • 65、说经夺席:讲说经书,争夺席位。
  • 66、勇夺桂冠: 把月桂树的枝条或花圈作为一种胜利或杰出的象征,后来习惯以桂冠作为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勇夺桂冠,表示光荣地获得了最高的荣誉。
  • 67、辉煌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 68、晶莹夺目:形容物品晶莹剔透,光亮夺目。
  • 69、酎金夺爵:汉代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 70、一举夺魁:一下子夺得了冠军或者某项荣耀。
  • 71、天夺之魄:亦作'天夺其魄'。 上天夺走他的魂魄。谓欲其死。谓天使其神志迷乱。
  • 72、搜神夺巧:多指园林景致非常精妙。
  • 73、投胎夺舍:人死后躯体消亡,其灵魂能转世投胎,也能借尸还魂。
  • 74、绚丽夺目:指建筑装饰或灯光等颜色艳丽多彩,灿烂夺目。
  • 75、光耀夺目:意思是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出自《辽史·太祖纪》。
  • 76、熠熠夺目:闪烁的样子很耀眼。
  • 77、不夺农时:夺:侵占,耽误。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78、龙标夺归:地名。即今湖南省·黔阳县。指唐代诗人王昌龄。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犹龙榜、龙虎榜。
  • 79、先人夺人:先人后己 xiānrén-hòujǐ 优先考虑他人利益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汉·班昭《女诫·卑弱》
  • 80、土郁夺之:基础理论名词。
  • 81、巧夺天下:用自己的智慧智谋夺得了天下。
  • 82、横刀夺爱:1、指第三者通过强硬的手段强行夺走别人的爱人,这是不道德的。2、有时引申为通过一些不恰当的竞争手段抢了别人的生意、机会或人才。
  • 83、争夺名利: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
  • 84、象形夺名:夺:决定。指依据事物形态特征决定它的名字。
  • 85、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 86、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 87、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 88、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 89、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词语解释⒈  油画。佛兰德斯鲁本斯约作于1618年。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刻斯,合伙抢劫迈锡尼王吕西普的两个女儿为妻的故事。画面上人和马占据了整个空间,人和马的交错动势,产生了强烈的运动感。
  • 90、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要想夺取他一些得先给予他一些。
  • 91、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词语解释⒈  三军:指军队;夺:指打击;气:士气;心:决心。用兵作战首先要设法削弱敌人的士气,扰乱和动摇敌将的决心。
  • 9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词语解释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sān jun1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ú kě duó zhì ]⒈  语出《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晏集解:“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国语辞典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⒈  (谚语)​比喻人若坚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志气。引《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夺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逼夺:强行夺取。
  • 2、贬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 3、博夺:取得;夺取。
  • 4、裁夺: 裁夺cáiduó (1) 判断后作出决定;定夺 例 送上讨论意见,请裁夺 英 judge and decide;make decision
  • 5、察夺:经过考察研究而作出决定。
  • 6、刬夺:犹强占。
  • 7、剗夺:犹强占。《宋史·兵志四》:“本司体访得沿边州军逐处招置弓箭手,多将人户旧用工开耕之地指射剗夺,其旧佃人遂至失业。”
  • 8、搀夺:抢占﹐争夺。
  • 9、抄夺: 1.亦作"抄敚"。 2.抢劫掠夺。
  • 10、钞夺:抢劫掠夺。
  • 11、斥夺: 1.夺取;剥夺。
  • 12、褫夺: 褫夺chǐduó (1) 依法剥夺 例 褫夺公民权 英 deprive;strip
  • 13、揣夺: 1.犹揣度。
  • 14、篡夺: 篡夺cuànduó (1) 用非法手段夺取 例 篡夺皇位 英 usurp
  • 15、忖夺: 1.犹忖度。
  • 16、盗夺:掠夺,侵夺。
  • 17、颠夺:反复斟酌。
  • 18、定夺: 定夺dìngduó (1) 决定事情的可否或取舍 英 decide;make a final decision
  • 19、白夺: 1.不付代价而公开掠夺。
  • 20、剥夺: 剥夺bō duó 1.  盘剥掠夺。 英 expropriate; strip; rob of; snatch from; take away from; 2.  强制夺去;依法取消。 例 剥夺选举权。
  • 21、暴夺:犹掠夺。
  • 22、拂夺:争夺。
  • 23、查夺:考查定夺。
  • 24、抢夺: 抢夺qiǎngduó (1) 以暴力强取 例 抢夺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例 抢夺耕牛。——《广东军务记》 例 抢夺财物,焚烧房舍 英 snatch;wrest;seize
  • 25、椎夺: 1.杀人掠夺。
  • 26、打夺:用暴力抢夺。
  • 27、斗夺: 1.亦作"斗夺"。 2.争夺;抢夺。
  • 28、追夺: 1.追究剥夺。 2.指追削剥夺。 3.事后更改。
  • 29、顿夺:谓违反情理地强行断绝。
  • 30、讹夺: 讹夺éduó (1) 错误脱漏。也说“讹脱” 英 missing character in text
  • 31、遏夺:拦路抢劫。 强行剥夺。
  • 32、改夺: 变更,改动。
  • 33、丐夺: 1.强求夺取。
  • 34、匄夺:强求夺取。 《左传·昭公十六年》:“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 孔颖达 疏:“此言毋或匄夺,亦谓不得强匄乞夺取也。” 宋苏洵 《广士》:“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於冗流之间,则彼有冀於功名,自尊其身,不敢匄夺,而奇才絶智出矣。”
  • 35、割夺:贬抑;削减。
  • 36、梗夺:犹阻断。谓因道路阻断而丧失来源。
  • 37、攻夺: 攻取。
  • 38、括夺:方言。犹言残刻,狠毒。
  • 39、诡夺: 1.用诡诈手段夺取。
  • 40、豪夺: 豪夺háoduó (1) 凭借权势,掠夺搜刮(财物等) 例 巧取豪夺 英 take away by force
  • 41、诃夺:呵叱而夺去。
  • 42、核夺: 1.审核决定。
  • 43、嘿夺:谓不敢定夺。
  • 44、横夺:无理夺取。
  • 45、撝夺:犹掠夺。
  • 46、回夺:谓转变态度,更改主张。
  • 47、昏夺:犹昏乱,神志迷糊。
  • 48、击夺:抢夺﹐劫掠。
  • 49、挤夺:倾轧争夺。
  • 50、掎夺:指摘摈弃。
  • 51、觊夺:希图攘夺。
  • 52、歼夺: 使丧亡。
  • 53、剪夺:犹脱落。
  • 54、翦夺: 犹脱落。
  • 55、僭夺: 1.谓肆行劫夺。 2.非分夺取。
  • 56、降夺:谓降位夺职。
  • 57、强夺: 强夺qiángduó (1) 用暴力抓取或带走 例 强夺他人财产是犯法的 英 ravish;wring
  • 58、交夺:互相争夺。
  • 59、矫夺: 1.谓假托君命以夺取。 2.强行夺取。
  • 60、讦夺: 1.谓受攻讦而被夺官。
  • 61、劫夺: 劫夺jiéduó (1) 掠夺的行动或事例;尤指盗用船上的货物 英 plunderage (2) 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 英 seize by force
  • 62、救夺: 犹取舍。
  • 63、攫夺: 攫夺juéduó (1) 攫取掠夺 例 攫夺财富 英 seize; grab
  • 64、抗夺: 谓予以反对而使改变主张。
  • 65、克夺:定夺,决断。
  • 66、空夺:药草名。又名寇脱﹐俗名通草。《山海经.中山经》﹕"﹝崃山﹞其木多檀柘﹐其草多?韭﹐多药空夺。"袁珂校注﹕"汪绂云﹕'空夺即寇脱也。'案汪说疑是。"一说即蛇皮蜕。见郭璞注。
  • 67、夸夺:谓争名夺利。
  • 68、亏夺: 1.损害夺取。
  • 69、陵夺:侵凌劫夺。
  • 70、凌夺: 1.侵夺。 2.超越混淆。
  • 71、漏夺:漏脱。
  • 72、掳夺:抢夺。
  • 73、卤夺: 1.掠夺。卤,通"虏"。
  • 74、虏夺: 1.掠夺。
  • 75、悗夺:谓设法使之放弃其主张。
  • 76、莽夺:强抢。
  • 77、迷夺: 1.犹惑乱。
  • 78、丏夺:强取。
  • 79、排夺:除去。
  • 80、剽夺: 1.掳掠。 2.抄袭。
  • 81、气夺: 1.勇气丧失。
  • 82、起夺:耍弄,和人开玩笑。
  • 83、乞夺:夺取;索取。
  • 84、迁夺:谪降削职。
  • 85、谴夺:责其罪而革其官。
  • 86、窃夺: 窃夺qièduó (1) 窃取抢夺 例 窃夺国家大权 英 usurp
  • 87、侵夺: 侵夺qīnduó (1)侵占;抢夺 例 侵夺殖民地 英 seize by force
  • 88、寝夺: 1.罢免;免除。
  • 89、倾夺:竞争;争夺。
  • 90、驱夺:驱逐掠夺。
  • 91、取夺:夺取;以武力强取。
  • 92、权夺: 古代官员居父母丧,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称为“权夺”。
  • 93、丧夺:谓因遭侵夺而损失。
  • 94、拾夺:收拾。
  • 95、尸夺:谓病重脱形如尸。
  • 96、收夺: 罢黜。
  • 97、率夺: 犹率割。
  • 98、讼夺:争讼。
  • 99、损夺:削减。
  • 100、贪夺:贪求掠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夺组词,夺的组词,夺字怎么组词,夺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夺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夺字在开头的组词有71个,夺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2个,夺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78个。
  • 拼音duó
  • 注音ㄉ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2) 同本义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勿夺农时。——《荀子·富国》(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4) 强取夺,取也。——《玉篇》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夺攘矫虔。——《书·吕刑》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7) 竞先取得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9) 剥夺;削除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