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注音:ㄙㄢ ㄐㄨㄣ ㄎㄜˇ ㄉㄨㄛˊ ㄕㄨㄞˋ,ㄆ一ˇ ㄈㄨ ㄅㄨˋ ㄎㄜˇ ㄉㄨㄛˊ ㄓˋ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 sān jun1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ú kě duó zhì ]

⒈  语出《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晏集解:“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国语辞典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

⒈  (谚语)​比喻人若坚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志气。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国魏·何晏·集解:「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LJ
  • 五行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KD
  • 五行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 拼音duó
  • 注音ㄉ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FU
  • 五行

(1)(动)强取;抢:~取。

(2)(动)争取得到:~高产。

(3)(动)作决定:定~。

(4)(动)使失去:剥~。

(5)(动)失去;脱漏(文字):讹~。

(6)(动)冲:~门而入。

  • 拼音shuài
  • 注音ㄕ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JMHH
  • 五行

(1)(名)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员。

(2)(Shuài)姓。

(3)(形)英俊。

  • 拼音
  • 注音ㄆ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QV
  • 五行

(1)(动)比得上;相当;相配:~敌|~配。

(2)(动)单独:~夫。

(3)(量)用于马、骡等:二~马。

(4)(量)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一~绸子|两~布。

  • 拼音fū,fú
  • 注音ㄈㄨ,ㄈ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WI
  • 五行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U
  • 五行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