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父辈: 父辈fùbèi (1) 泛指与父亲同辈的亲友 英 male relative of a senior generation
  • 2、父党: 父党fùdǎng (1) 指父系的亲族。亦指父亲一辈的人 英 relatives on father's side
  • 3、父子: 父子fù-zǐ (1)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英 father and son
  • 4、父母: 父母fù mǔ 1.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例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 parents; 2.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 5、父执:(书)(名)父亲的朋友。
  • 6、父親: 父亲fùqin (1)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英 father (2) 在一些原始人当中的社会公认或法定的父亲 英 pater
  • 7、父老: 父老fùlǎo (1)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英 elders(of a country or district)
  • 8、父兄: 父兄fùxiōng (1) 父亲与兄长。 例 兼仗父兄之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英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例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9、父荫: 1.谓因父辈之官爵而得官职。荫﹐庇荫。
  • 10、父道: 1.父亲的行辈。 2.为父之道。 3.事父之道。
  • 11、父忧:指父丧。
  • 12、父祢: 1.指亡父。
  • 13、父师:即太师。上古三公之一。 即大司成。太子的师傅﹐掌国学之教。 上古告老还乡的大夫。 对长者的尊称。 对师长的敬称。 指基督教传教士。
  • 14、父国: 1.犹祖国。
  • 15、父祖: 1.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
  • 16、父系: 父系fùxì (1) 在血缘关系上属于父亲方面的 例 父系社会 英 patrilineal (2) 在继承关系上属于父子相承的 英 patroclinous;patriclinous
  • 17、父本:植物繁殖过程中亲代的雄性植株。参看〖亲代〗。
  • 18、父艰: 1.犹父忧。
  • 19、父权: 父权,父系继承权fùquán,fùxì jìchéngquán (1) 父系的血统和继承权 英 father right (2) 在罗马的家庭法中,指父亲对其子女,对其男系中的较远的后裔以及对收养到家庭中来的人所行使的权力 英 patria potestas
  • 20、父赏: 1.犹父荫。
  • 21、父业:父亲的事业。 指父亲的学术流派。
  • 22、父宗: 1.父亲的继承人。指嫡长子。因与亲兄弟为宗﹐故云。
  • 23、父事: 1.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侍奉。
  • 24、父服: 1.为父亲服丧。
  • 25、父王: 1.王子﹑公主对国王的称呼。
  • 26、父族: 1.父系的亲族。
  • 27、父天: 1.以天为父。《春秋感精符》:"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后因称父亲为"父天"。
  • 28、父息: 1.父子。
  • 29、父舅: 1.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诸侯称舅。
  • 30、父马:雄马。
  • 31、父任: 1.谓以父荫而任官职。
  • 32、父亲: [ fù qin ] : 〈名〉爸爸。 [ fù qīn ] : fù qīn的又音。义同“父亲fù qīn”。
  • 33、父殇:为父亲去世而伤,死亡,死去。
  • 34、父权制: 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与女子地位的下降。又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这样就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公社。参看 〖母权制〗。
  • 35、父亲节:美国的节日。在每年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节日里,子女佩戴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戴白玫瑰表示对已故父亲的悼念。
  • 36、父子兵: 1.比喻官兵团结﹑亲密无间的军队。
  • 37、父母国:犹祖国。
  • 38、父世县: 1.父祖世代居住的县邑。
  • 39、父子军: 1.唐初禁军的一种。以父兄告老﹐子弟相代为特征﹐故名。
  • 40、父母官: 父母官fùmǔguān (1) 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也有直称“父母”的 例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 local magistrate
  • 41、父与子:父亲和儿子。 古时亦称叔侄为父子。
  • 42、父母之邦:指祖国。
  • 43、父慈子孝:  父亲慈爱,子女孝顺。谓家庭和睦。
  • 44、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孩子的恩惠和辛劳。
  • 45、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仍然孝敬父亲。
  • 46、父析子荷:比喻子承父业。
  • 47、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瞒劣迹。
  • 48、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 49、父本类型: 是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
  • 50、父紫儿朱:指父子都是大官。
  • 51、父母之国: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 52、父爱如山: 父爱深沉稳重如山一般伟大。
  • 53、父爱主义:指像父亲那样行为,或对待他人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
  • 54、父爱如山: 父爱深沉稳重如山一般伟大。
  • 55、父爱主义:指像父亲那样行为,或对待他人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
  • 56、父母遗体: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 57、父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58、父女诗话:“父女诗话”:包括《千山云开》和《我的爱全部由你构成》两本。
  • 59、父系氏族公社: 又称“父权制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于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男子支配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妻子从夫居,世系及财产从父系计。婚姻上,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 60、父子无隔宿之仇: 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 6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词语解释⒈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国语辞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fù mǔ zhī mìng méi shuò zhī yán ]⒈  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六出》:「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从父兄:即从兄。
  • 2、村父老: 1.乡野老人。
  • 3、杜父鱼:鱼名。又名渡父鱼、舩矴鱼、伏念鱼。
  • 4、单父琴:后因以'单父琴'为称颂地方官治绩之典。
  • 5、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
  • 6、丁父艰:即丁父忧。
  • 7、公父训: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对文伯深明礼义的训辞。
  • 8、黄父鬼: 传说中的鬼名。
  • 9、老父台: 1.旧时对地方官的敬称。谓其爱民如子。
  • 10、老父母: 1.旧时对地方官的敬称。谓其爱民如子。
  • 11、梁父吟: 梁父吟Liángfǔ yín (1) 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所作 英 Liang fuyin——a ancient chinese verse name
  • 12、麟父笔: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后因以"麟父笔"指修史。
  • 13、师父娘: 1.旧称师父的妻子。 2.称女性老师。
  • 14、县父母: 1.旧时对知县之尊称。喻其如民之父母。
  • 15、渔父引: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单调十八字,三句三平韵。亦称"渔父行"。
  • 16、渔父曲: 1.即渔父引。
  • 17、渔父行: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单调十八字,三句三平韵。亦称"渔父行"。
  • 18、众父父: 1.指天子。
  • 19、族父母:族父和族母。
  • 20、祖父母:1.法律上,是指父亲的父母。由于男女平等,父母的父母生活中都可以称之为“祖父母”。2.犹祖公,公祖。旧时地方乡绅对本地长官的尊称。
  • 21、城父姓: 城父姓(城父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复姓,有两个渊源:春秋时齐国名将王子城父的后裔,春秋时楚国太子建的后裔。后来,城父氏多简化为城氏或父氏。
  • 22、宰父姓: 宰父姓单一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宰父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 23、渔父图:中国画。元代吴镇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江南水乡景色。远景在上,坡岸逶迤,林皋深秀,孤峰挺出于后,中景一派烟波,浩浩淼淼;近景在下,水滨两树直耸,荫蔽茅屋,芦苇丛边,荡来一叶渔舟。笔墨自然而爽健。
  • 24、衆父父: 1.指天子。
  • 25、继父母: 词语解释⒈  已有子女的女子因离婚或丈夫死亡带着子女再嫁,其后夫是她所带子女的继父;已有子女的男子因离婚或妻子死亡带着子女再娶,其后妻是他所带子女的继母。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 26、养父母:yǎngfùmǔ,是指收养别人孩子的父母。
  • 27、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28、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作。1934年发表。公馆仆役老包一心望子成龙。他省吃俭用,借钱供儿子小包上学,可是儿子不思长进,整日与纨绔子弟厮混,曾三次留级。大年三十,老包正与上门讨债的人周旋,学校却派人来通知,小包打架伤人,被学校开除,并要赔偿医药费。老包气得昏倒在地。
  • 29、董贝父子:《董贝父子》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48年。
  • 30、谷父蚕母: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出自《类说续仙传》。
  • 31、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 32、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33、从父姊妹:伯叔父之女。即堂姐妹。
  • 34、召父杜母: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 35、恩同父母:  恩爱之情如同父母。形容恩德极其深厚。
  • 36、傅年父母: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翁妪。
  • 37、重生父母: 重生父母chóngshēng-fùmǔ (1) 指对自己有救命大恩的人 英 life-saving benefactor
  • 38、干父之蛊:指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
  • 39、公祖父母: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父母﹑大公祖父母和公祖父母父母。流行于明清。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父母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40、家人父子: 指一般家庭中的父子。 犹言一家人。
  • 41、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地区。指家乡的父老兄弟。
  • 42、夸父逐日: 古代神话。言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 43、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kuāfù-zhuīrì (1) 古代的夸父要追逐太阳,比喻看问题、做事情脱离实际 英 bay the moon;Kua Fu's race with the sun
  • 44、三父八母:旧指同居继父﹑不同居继父﹑从继母改嫁之继父,合称三父;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合称八母。《元典章.礼部三.丧礼》有三父八母服图。
  • 45、田父献曝: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 46、田父之功: 谓不预其事而轻易得益。 亦作:田父之获
  • 47、田父野老: 同“田夫野老”。
  • 48、田父野叟: 同“田夫野老”。
  • 49、田父之获: 谓不预其事而轻易得益。 亦作:田父之获
  • 50、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51、顽父嚚母:后因以'顽父嚚母'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 52、为民父母: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 53、无父无君: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 54、养身父母: 抚养儿童成人的非生身父母。
  • 55、衣食父母: 衣食父母yīshí-fùmǔ (1) 指供给衣食的人。也比喻仰赖以生活的人 例 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元曲选·窦娥冤》 英 those, on whom one’s livelihood depends
  • 56、再生父母: 再生父母zàishēng fùmǔ (1) 称对自己恩重如同父母或救过自己性命的人 例 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元史·乌古孙泽传》 英 one’s great benefactor
  • 57、章父荐屦: 1.冠被垫在鞋子下。喻上下颠倒。
  • 58、证父攘羊:谓儿子告发父亲偷羊。
  • 59、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 60、族祖父母: 族祖父与族祖母。
  • 61、子承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62、恭敬父母: 忧愁、烦劳的意思。
  • 63、子继父业:意思是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64、恋父情结:恋父情结,中译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奥列屈拉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
  • 65、邻父之疑:谓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
  • 66、乃父遗风: 指其有其父亲的风格特点。乃父旧时称人家的父亲。遗风: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 67、乃父之风:谓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
  • 68、海漂父母:是在海外求学、就业、生子的一类人,这类人的父母还在国内生活,无法团聚,而自己的孩子则国外环境中长大,对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
  • 69、虎父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70、弑父杀母: 弑就是杀的意思。封建时代指臣杀君、子杀父母。
  • 71、杀父弑母:指既杀父亲又杀母亲,形容一个人残忍,没有人性。
  • 72、三湘父老: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
  • 73、从父兄弟: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即伯叔父的儿子,即父亲的侄子,现称堂兄弟。
  • 74、夆莫父卣: 西周前期的青铜酒器中的盛酒器。
  • 75、杀父之仇:旧时指最大的仇恨。
  • 76、同父异母: 同一个父亲但是母亲不同,都与父亲有血缘关系。
  • 77、克父伤母:迷信的说法,认为孩子命硬,会克父母,使父母因此受到伤害。
  • 78、代父从军: 代替父亲去参军。
  • 79、贝利尼父子:雅科布·贝利尼(jacopobellini,约1400-约1470)及其长子贞提尔·贝利尼(gentilebellini,约1429-1507)、次子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bellini,约1430-1516),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早期代表画家。以描绘历史画和威尼斯宗教生活著称,擅长用色。代表作有《圣母子与施主》、《圣马可广场上的游行》、《阿尔贝雷蒂圣母像》等。
  • 80、东城父老传: 传奇小说。唐代陈鸿祖作。写贾昌幼年以斗鸡得宠,后遭安史之乱,身经沧桑,尽悟前非,遂出家为僧。小说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对现实的批判。
  • 81、从祖祖父母: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子。即伯祖父母或叔祖父母。
  • 82、田父可坐杀:古代谚语。谓习惯劳作的人,乍处安闲则易致病。
  • 83、虎父无犬子: 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 注解【解释】老虎不会生出狗来,比喻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成语】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出处】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中有这样的话: 先主视之,叹曰:“虎父无犬子也!”用御鞭一指,蜀兵一齐掩杀过去,吴兵大败。……【事例】真是~,周骧是一个不错的孩子。【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 84、医者父母心: 医生对病人是一种很牵挂,很担心的心态,所以跟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心态一样,所以是印着父母心,"医者父母心”是医生和医院理应遵守的基本职业操守。
  • 85、有是父必有是子:谓子肖其父。语本《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86、有其父必有其子:谓子肖其父。语本《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87、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 88、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 89、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词语解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⒈  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李密传》英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引证解释⒈  庆父,春秋 鲁庄公 弟。 庄公 去世, 子般 即位。引庆父 使圉人杀 子般 立 闵公,后又杀 闵公 而奔 莒。时 齐 大夫 仲孙湫 吊 鲁 回来,对人说:“不去 庆父,鲁 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 庆父 喻祸根,以“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晋书·孝友传·李密》:“出为 温 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国语辞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⒈  春秋鲁国人庆父,于庄公死后,欲篡位而两弑嗣君,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齐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后以喻首恶不除,则祸乱不能平息。引《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90、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父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巢父:传说为尧时的隐士。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巢父木栖而自愿。'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一说巢父为许由之号。
  • 2、慈父:慈祥的父亲。 用为对父亲的敬称。
  • 3、从父: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 4、村父:乡下人,老农夫。
  • 5、亶父:1.亦作“亶甫”。2.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 6、嫡父:生身之父。
  • 7、电父:闪电之神。
  • 8、妨父:像父,从容貌、思想、性格等等。
  • 9、粉父:谓驸马之父。
  • 10、封父: 古代诸侯国名。 复姓。
  • 11、傅父: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子。
  • 12、阿父: 1.父亲。 2.伯父﹐叔父﹔伯父﹐叔父的自称。 3.对年长者的尊称。
  • 13、伯父: 伯父bó fù 1.  父亲的哥哥。 英 uncle; father’s elder brother; 2.  称呼和父亲同辈而年长的男子。 英 uncle; 3.  古代天子称同姓诸侯。
  • 14、伧父: 晋南北朝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伧父"。《晋书.文苑传.左思》:"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朝谓北人曰'伧父'﹐或谓之'虏父'。"清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雕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陆来江左﹐三张入洛中……伧父休轻笑﹐吴侬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
  • 15、曾父: 即曾祖。
  • 16、单父: 1.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 2.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单父圣。
  • 17、大父: 大父dàfù (1)    祖父 英 grandfather
  • 18、弟父:上古医师名。《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蒭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一说﹐弟为"茅"之讹。许维遹集释:"赵怀玉云:'弟'当是'茅'之讹﹐《说苑.辨物篇》作'苗父'。赵校是也。"
  • 19、东父: 1.亦称"东父"。 2.传说中的神名。 3.借指长寿之神。 4.道家谓清阳之气。 5.旧指麋所化的精怪。
  • 20、富父: 1.复姓。春秋鲁有大夫富父槐。见《左传.哀公三年》。
  • 21、干父:'干父之蛊'的略语。
  • 22、耕父: 1.农夫。 2.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或以为旱鬼。
  • 23、弓父:弓工。
  • 24、公父: 1.亦作"公甫"。 2.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 25、姑父: 姑父gūfu (1) 称父亲姊妹的丈夫。也称“姑夫” 英 husband of father's sister;uncle
  • 26、桂父: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27、罕父:复姓。春秋有罕父黑。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28、豪父:权势显赫的父亲。
  • 29、宏父:古官名。即司空。
  • 30、后父: 后父hòufù (1) 母亲后来嫁的丈夫,即继父 英 stepfather
  • 31、狐父:1.古地名。以产名戈著称。 2.《吕氏春秋·介立》:“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於道。
  • 32、许父: 1.许由﹑巢父的并称。
  • 33、皇父: 1.人名。周幽王时的卿士﹑宠臣。《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后因借指宠幸之臣。 2.复姓。即皇甫氏。
  • 34、黄父: 即黄父鬼。 地名。
  • 35、季父: 季父jìfù (1) 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英 uncle;the youngest uncle
  • 36、寄父:义父。
  • 37、繼父: 继父jìfù (1) 生母再婚后的丈夫 英 stepfather
  • 38、家父: 家父jiāfù (1)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英 my father
  • 39、甲父: 1.复姓。汉有侍御史甲父沮。见《通志.氏族二》。
  • 40、假父:义父。
  • 41、郊父:古代职掌王畿内兵马军事的官吏。
  • 42、舅父: 舅父jiùfù (1) 母亲的兄弟 英 mother's brother
  • 43、举父: 1.兽名。
  • 44、瞿父:传说中的山名。 商朝以“瞿父”命名的青铜鼎器。
  • 45、貜父:即貑貜。
  • 46、君父:1.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 2.特称天子.
  • 47、孔父:指孔子。
  • 48、夸父: 夸父Kuāfù (1) 中国神话人物。炎帝的后裔。见“夸父追日”:传夸父曾追逐落日,途中口渴,饮尽黄、渭河水未止。欲北去饮大泽水,中途渴死。死后手杖化为“邓林”。夸父子孙繁衍成夸父国 英 Kua Fu
  • 49、侩父:即牙侩,市侩。
  • 50、魁父:小丘。
  • 51、老父: 老父lǎofǔ (1)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例 俄有老父至。——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英 oldman; ones elder; one's senior; father
  • 52、力父:古代丑男子名。
  • 53、梁父: 山名。 《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
  • 54、虏父:古时贱视北人的称呼。
  • 55、门父: 1.看守城门的人。
  • 56、蜜父: 1.梨的别名。
  • 57、苗父: 1.上古的巫医。
  • 58、名父:谓人父有盛名。
  • 59、那父:传说中的兽名。
  • 60、内父:岳父。
  • 61、乃父:你的父亲。 旧时称人家的父亲。
  • 62、尼父:亦称'尼甫'。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字仲尼,故称。
  • 63、农父: 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 64、朴父: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65、契父: 契父qìfù (1) 拜认的父亲,干爹 英 adopted father
  • 66、蚚父: 1.螳螂的别名。
  • 67、圻父: 1.古官名。掌封畿内军事。 2.《诗.小雅》篇名。今本作《祈父》。
  • 68、祈父: 1.即圻父。古代官名。掌封圻的兵甲。祈,通"圻"。 2.泛指武将。
  • 69、樵父: 樵夫。
  • 70、庆父: 复姓。
  • 71、壤父:传说中尧时的一个田野老人。
  • 72、任父: 指任公子。
  • 73、肉父: 1.指生父。
  • 74、山父:尧时隐士巢父的别称。
  • 75、尚父:亦作'尚甫'。指周吕望。意为可尊敬的父辈。' 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
  • 76、邵父:对秦人邵平的尊称。 对邵信臣的尊称。邵信臣,《汉书.循吏传》作'召信臣'。西汉九江寿春人﹐在南阳太守任上有惠政﹐为民称道。
  • 77、射父:麝的别名。
  • 78、麝父:雄麝。
  • 79、神父: 神父shénfù (1) 神甫 英 father;priest (2) 尊称贤明的地方官吏。如东汉汝阳太守鲍德,南阳太守宋登,《后汉书》本传中皆有神父之称 英 honest official
  • 80、生父: 生父shēngfù (1) 生育己身的父亲 英 natural father
  • 81、圣父: 1.对太上皇的尊称。 2."上帝圣父"(GodtheFather)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
  • 82、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
  • 83、叔父: 叔父shūfù (1) 古代称父亲的长弟为仲父,二弟为叔父,三弟为季父。今统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叔 英 uncle
  • 84、俗父: 1.平庸的父亲。 2.出家人之生父。
  • 85、太父: 1.祖父。
  • 86、天父: 天父tiānfù (1) 视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阳性本源的天国的神 英 Heavenly Father;our heavenly Father (2) 天子 英 the emperor (3) 对父亲的尊称 英 father (4) 太平天国以天父称上帝 英 God
  • 87、田父: 田父tiánfù (1) 老农 英 old farmer
  • 88、亭父:亭卒。
  • 89、同父:谓同一父亲所生。亦指同父所生者。
  • 90、徒父:复姓。战国赵有徒父祺。见《史记.赵世家》。
  • 91、土父: 即土附鱼。
  • 92、外父:岳父。
  • 93、晩父:后父;继父。
  • 94、晚父:后父;继父。
  • 95、王父:祖父。对老人的尊称。 神仙名。即东王父。
  • 96、无父: 指死去父亲。 指孟子斥墨子倡兼爱,视己父与他人之父无别的说法。
  • 97、五父: 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 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 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
  • 98、溪父: 1.住在山谷间的老人。 2.古代传说中有仙术的人。
  • 99、先父: 先父xiānfù (1) 先公。亡父 英 deceased father;my late father
  • 100、显父:德高望重的长者。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父组词,父的组词,父字怎么组词,父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父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父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1个,父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0个,父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19个。
  • 拼音fù,fǔ
  • 注音ㄈㄨˋ,ㄈㄨ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QU
  • 五行

基本释义

fù名词(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3) 又如:渔父;田父(4) 通“甫”。开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动词(1) 通“捕”(bǔ)。捕捉,捉拿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2) 另见fùfǔ名词(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2) 同本义(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父,家长举教者。——《说文》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4) 又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5) 又父子手足也。父者子之天也。乾为父。——《易·说卦》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8) 指万物化生之本乾为父。——《易·说卦传》(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如:父马(雄马)(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动词(1) 行为像个父亲 。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2) 另见fǔ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