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ù zǐ bīng |
注音: | ㄈㄨˋ ㄗˇ ㄅ一ㄥ |
词性: | 成语 |
父子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官兵团结、亲密无间的军队。
引《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国语词典:
比喻将领和士兵亲如父子,上下一致、团结甚固的军队。
如:「这对乒乓球界的父子兵,打遍天下无敌手,已囊获无数次的冠军。」
网络解释:
父子兵
- 1、比起那些父子兵和农军不知道要多少,当兵的谁不想去这个单位,混了还能混个官职。
- 2、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世积没有兄弟,又看不起我们这些堂兄弟,所以他身边其实无人。
- 3、上阵不离父子兵,赚钱不差夫妻档。
- 4、六岁的太子以近乎神奇的手段从钟翠宫跑到了武英殿,对双眼通红的父皇,时年二十五岁的天子大说一通“上阵父子兵”。
- 5、有道是,打虎亲兄弟,战场父子兵!所以,我恳请叔父不要担心我的伤势,让我随军出征吧。
- 6、黄小立黄磊表演父子兵黄小立黄磊表演父子兵关于黄磊。
字义分解
- 拼音fù,fǔ
- 注音ㄈㄨˋ,ㄈㄨˇ
- 笔划4
- 繁体父
- 五笔WQU
- 五行水
fù
1.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fǔ1. 老年人:田父。渔父。
2. 同“甫”。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父子兵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