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舂簸:舂谷簸糠。
- 2、舂常: 1.藻井上的彩绘装饰。
- 3、舂谷:舂捣谷物。古代女奴所服的一种苦役。
- 4、舂容:1.闲雅。 2.舒缓从容。 3.用力撞击。 4.犹溶溶。形容月光荡漾。5..声音悠扬洪亮。 6指香气飘扬。
- 5、舂碓:舂谷的器具。
- 6、舂粮:《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
- 7、舂融: 1.融和﹐融合。
- 8、舂杵: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 9、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语出《诗.大雅.生民》:'或舂或揄。'借指舂米的器具。
- 10、舂爨:舂米与做饭。
- 11、舂槁: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
- 12、舂酋:古代任舂米及酿酒等事务的女奴。
- 13、舂堂: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
- 14、舂人:古代祭祀﹑宴飨时负责供应米物的官。
- 15、舂淙:水石冲击声。
- 16、舂槀: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
- 17、舂汲:舂米汲水。
- 18、舂相: 1.舂谷时的送杵号子。语出《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相,为送杵声。"
- 19、舂抭: 1.同"舂揄"。
- 20、舂税:舂谷取利。
- 21、舂筑:犹打夯。
- 22、舂撞: 1.冲撞;冲击。
- 23、舂塘: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 24、舂市: 1.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
- 25、舂击: 1.冲击。
- 26、舂米:捣米去糠,使成洁净的白米。
- 27、舂牍:顿奏体鸣乐器
- 28、舂黄糜: 基本意义是比喻祸福莫测。
- 29、舂坎角: 舂坎角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粤大记》内所载的沿海图中已有纪录,当时的名称是舂磑。
- 30、舂容大雅: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
- 31、舂舂井井: 1.心神不宁﹑行止无定貌。
舂中间的词语
更多>>舂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杵舂:用杵舂捣。
- 2、辍舂: 1.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汉贾谊《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3、村舂: 1.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 4、独舂:鹖鴠的别名。
- 5、碓舂:用杵臼舂米或捣物。
- 6、贩舂:买进谷物舂米出售。
- 7、高舂:日影西斜近黄昏时。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 8、机舂: 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 9、赁舂:受雇为人舂米。
- 10、配舂:古代一种任治米的力役。为女犯所服之役。
- 11、水舂: 1.水碓。 2.水流冲击。
- 12、宿舂:《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
- 13、夕舂:指“夕阳”,出自:《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 14、溪舂:指水碓。
- 15、下舂:称日落之时。
- 16、撞舂: 撞击;冲击。
- 17、谿舂:指水碓。
- 18、米舂:一种古老的舂米工具。
- 19、刑舂: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
- 20、夕阳舂:旧习日落时舂米。
- 21、伯鸾舂: bó luán chōng,指生活清贫。
- 22、暮爨朝舂: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舂组词,舂的组词,舂字怎么组词,舂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舂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舂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1个,舂字在中间的组词有5个,舂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2个。
- 拼音chōng
- 注音ㄔㄨㄥ
- 笔划11
- 繁体舂
- 五笔DWV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舂,捣粟也。——《说文》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2)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3) 通“冲”。冲击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4)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名词(1) 臼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