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舂
拼音:gāo chōng
注音:ㄍㄠ ㄔㄨㄥ

高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引证解释:

⒈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高诱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皎然《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赵翼《遣兴》诗之三:“折坂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

网络解释:

高舂

  • 高舂是汉语词汇,指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chōng
    • 注音ㄔㄨ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WVF
    • 五行

    (动)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