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钧柄:大权。
  • 2、钧播:尊长的教化。
  • 3、钧材:谓同样的资质。
  • 4、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 5、钧秤:可以称量三十斤的秤。
  • 6、钧吹:指钧天广乐。
  • 7、钧慈:对帝王或长官的敬称。谓其仁厚慈爱。
  • 8、钧等:均等。
  • 9、钧敌:势均力敌﹔对等。
  • 10、钧辅:钧轴和宰辅。指国家政务重任。亦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 11、钧衡:1.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3.比喻平衡公正。
  • 12、钧鉴:书信、公文中对尊长的提称语。
  • 13、钧眷:对豪门贵族的家眷或他人的亲属的尊称。
  • 14、钧座: 对长官的尊称。
  • 15、钧天: 1.天的中央。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2.引申为帝王。 3."钧天广乐"的略语。指天上的音乐。
  • 16、钧陶: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指秉持国政者。
  • 17、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 18、钧旨:对帝王将相的命令的敬称。
  • 19、钧乐:《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以"钧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 20、钧礼:谓待以平等之礼。
  • 21、钧谐:均衡和谐。
  • 22、钧声:同时发出响声。
  • 23、钧德:谓功德相同。
  • 24、钧金: 1.三十斤铜。
  • 25、钧枢:指国事重任。
  • 26、钧览:对尊长阅览的敬称。
  • 27、钧修:全面安排。
  • 28、钧石:钧和石。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比喻数量多或分量重。
  • 29、钧适:相等﹐相当。适﹐通'敌'。
  • 30、钧听:对尊长听闻的敬称。
  • 31、钧谕: 对帝王或尊长的指示、命令的敬称。
  • 32、钧令:对上级命令的敬称。
  • 33、钧容: 1.见"钧容直"。
  • 34、钧甄:钧和甄。均为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人才之所。
  • 35、钧权:犹大权。
  • 36、钧平: 1.均等﹐相等。
  • 37、钧台:1.古台名。亦名夏台。在今河南省禹县南。2.泛指帝王游乐的台观。
  • 38、钧轴:钧以制陶﹐轴以转车。比喻国家政务重任。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 39、钧録:犹重用。
  • 40、钧严:对皇上或尊长威严的敬称。
  • 41、钧帖:古代对有身份的人的柬帖的敬称。
  • 42、钧弦: 1.亦作"钩弦"。 2.调弦。
  • 43、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 44、钧调:均衡调和。
  • 45、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 46、钧冶: 1.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 47、钧席:重要职位。
  • 48、钧曲:指钧天广乐。
  • 49、钧批: 1.对长官批示的敬称。
  • 50、钧解:谓胜负不分﹐打成平局。
  • 51、钧窑: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古代属钧州﹐故名。
  • 52、钧校:考核校正。
  • 53、钧牌:对长官令牌的敬称。
  • 54、钧意:阁下的意思。
  • 55、钧絃:犹重用。
  • 56、钧安: 词语解释⒈  与尊长或上级通信时问安的敬语:父母大人钧安。
  • 57、钧容班:即钧容直。
  • 58、钧天梦:谓梦闻钧天广乐。
  • 59、钧天乐:《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以"钧天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 60、钧天奏: 1.指钧天广乐。
  • 61、钧天曲:指钧天广乐。
  • 62、钧容直:宋时从禁军中选拔组成的仪仗乐队。它们以骑吹形式在'御驾'出行时演奏教坊乐。
  • 63、钧天调:指钧天广乐。
  • 64、钧折行仓: 1.古代平抑物价的一种方法。囤积﹑周转货物﹐贵时卖出﹐贱时买进。
  • 65、钧天广乐:《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后因以"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
  • 66、钧金束矢: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
  • 67、钧天之乐: 《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清·李渔《闲情偶寄·科诨第五》:“虽有钧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 【词目】钧天之乐【读音】jūn tiān zhī yuè【释义】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出处】《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科诨第五》:“虽有钧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

钧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千钧棒: 也称“金箍棒”。
  • 2、秉钧衡:谓执掌政权。
  • 3、秉钧轴: 1.谓执掌政权。
  • 4、六钧弓:谓强弓。
  • 5、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 6、千钧锚: 千钧qianjunmao中国古代船锚千钧形容大锚很重南京博物院、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厦门大学历史文物陈列馆等均珍藏有类似的大铁锚。
  • 7、秉钧持轴:执政掌权。
  • 8、秉钧当轴:犹言秉钧持轴。
  • 9、力钧势敌: 力钧势敌lì jūn shì dí (1) 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 英 balance of forces;their strength and advantage of situation match each other
  • 10、势钧力敌: 势钧力敌shì jūn lì dí (1) 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 英 balance of forces;their strength and advantage of situation match each other
  • 11、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qiānjūn-yīfà (1) 千钧之物吊在一根发丝上。比喻极其危急 例 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势千钧一发矣。——宋·程珌《丙子轮对剳子》 英 imminent peril
  • 12、千钧重负: 千钧重负qiānjūn-zhòngfù (1) 形容责任艰巨重大 英 an exceptionally heavy load or responsibility
  • 13、束矢钧金: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
  • 14、宋钧花釉: 仿钧釉的一种。
  • 15、广乐钧天: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 16、万钧之力:形容非常大的力量。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
  • 17、权钧力齐:弄齐。
  • 18、千钧悬于一发: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19、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 20、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词语解释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⒈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引证解释⒈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引《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史臣美 澹(魏澹 )而讥 邵(邢邵 )者,岂所谓通鉴乎!语曰:‘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其斯之谓矣。”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风血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辈革命家、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受到的摧残和凌辱是骇人听闻的。”解释: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出处:《楚辞·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金釜雷鸣。”
  • 21、蝉翼爲重,千钧爲轻: 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史臣美 澹(魏澹)而讥 邵(邢邵)者,岂所谓通鉴乎!语曰:‘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其斯之谓矣。”秦牧《漫记端木蕻良》:“在那段是非混淆、腥风血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的日子里,某些老一辈革命家、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受到的摧残和凌辱是骇人听闻的。”

钧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百钧:三千斤。形容非常重。钧﹐古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 2、秉钧:比喻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 3、持钧:执政。
  • 4、淳钧: 1.亦称"淳均"。亦称"淳钧"。 2.古剑名。
  • 5、纯钧: 1.亦称"纯钩"。亦称"纯钩"。 2.古宝剑名。 3.泛指剑。
  • 6、凤钧:歌颂太平的乐曲。
  • 7、干钧: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
  • 8、国钧:犹国柄。
  • 9、衡钧:喻相位。
  • 10、洪钧:指天。 比喻国家政权。
  • 11、鸿钧: 大钧。指天或大自然。 比喻国柄;朝政。 指鸿恩。
  • 12、化钧: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教化普及。
  • 13、大钧:指天或自然。 古乐中的大调。 三国魏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
  • 14、和钧: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
  • 15、六钧: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 16、冥钧:犹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 17、万钧:形容力量极大:雷霆万钧。
  • 18、千钧: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 19、镕钧:1.熔铸金属的模具和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
  • 20、韶钧:《韶》乐和钧天广乐。亦泛指优美的乐曲。
  • 21、枢钧:喻国政。
  • 22、陶钧: 陶钧táojūn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英 potter's wheel (2) 比喻培育人材 英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
  • 23、天钧:亦作'天均'。 谓天然均平之理。 指极北之地。 比喻心。 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 24、细钧:指五声中的角﹑征﹑羽。
  • 25、冶钧:冶炼铸造。
  • 26、员钧:转动制圆器陶模的轮子。
  • 27、运钧:亦作'运均'。陶瓷工人制作陶瓷器时所用的转轮。
  • 28、执钧:犹掌权。亦指掌权的人。
  • 29、赵秉钧:赵秉钧(1859年—1914年),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
  • 30、高元钧:(1916-1993) 山东快书演员。原名金山,河南宁陵人。十一岁开始说唱“武老二”。1936年起对武老二进行改革,形成节奏明快、口风甜脆、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也称“高派”。后将武老二改名为“山东快书”。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武松传》、《一车高粱米》等。作品编为《高元钧山东快书选》等,论著有《山东快书漫谈》等。
  • 31、华彦钧:华彦钧(1893-1950),即阿炳,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 32、李烈钧:李烈钧(1882-1946)江西武宁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武昌起义后,在九江策动新军起义,任江西都督。1913年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政府委员。
  • 33、朱端钧:朱端钧(1907~1978)Zhu Duanjun 中国话剧导演、戏剧教育家。
  • 34、刘国钧:刘国钧,又名金巽,出生在江苏靖江,自幼家境贫寒,备尝艰辛,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倾轧下,惨淡经营,艰苦创业。
  • 35、叶绍钧:即“叶圣陶”。
  • 36、秉轴持钧: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旧指居于宰相的官位。比喻身居政务重任。
  • 37、力敌千钧:力敌千钧,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 38、宗匠陶钧: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名称】:宗匠陶钧【拼音】:zōng jiàng táo jūn【解释】:宗匠:陶铸器具的大匠;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培养造就人才【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9、发引千钧: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 40、雷霆万钧: 雷霆万钧léitíng-wànjūn (1)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比喻无可抗拒的强大威力 英 as powerful as a thunderbolt
  • 41、一发千钧: 一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1) 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情况万分危急。也说“千钧一发” 英 with the sword of Damocles above one's head
  • 42、一字千钧:形容文字有份量。
  • 43、笔力千钧:富有力道和美感
  • 44、周回陶钧: 《悲惨世界》
  • 45、重如千钧: 非常重。也比喻事情十分的重要或极其危险。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钧组词,钧的组词,钧字怎么组词,钧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钧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钧字在开头的组词有67个,钧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1个,钧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5个。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QU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2) 同本义钧,三十斤也。——《说文》入钧金。——《周礼·大司寇》钧衡石。——《礼记·月令》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形容词(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其罪惟钧。——《书·吕刑》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