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瑟
拼音:chè sè
注音:ㄔㄜˋ ㄙㄜˋ

撤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谓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且示敬意。语本《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彻﹑撤﹐同。后用以称疾病危笃或死亡。

引证解释:

⒈ 彻、撤,同。后用以称疾病危笃或死亡。

语本《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
南朝梁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寧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
唐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特报撤瑟之期。可早处分后事,亦勿悲忧,妾当度君为鬼仙,亦无苦也。”

国语词典:

古人遇父母有重病,撤去琴瑟,断绝音乐,以示孝意。语本《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撤琴瑟。」后指有人生病、死亡的意思。《聊斋志异.卷二.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敬报撤瑟之期,可早处分后事。」

网络解释:

撤瑟

  • 撤瑟,汉语词汇,本谓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且示敬意。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è
    • 注音ㄔㄜ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YCT
    • 五行

    (1)(动)除去:~职。

    (2)(动)退:~回。

    (3)(动)〈方〉减轻(气味、分量等):~味儿|~分量。

      • 拼音
      • 注音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GGNT

      (名)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二十五根弦和十六根弦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