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声
拼音: | qìng shēng |
注音: | ㄑ一ㄥˋ ㄕㄥ |
磬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击磬的声音。
指代将帅。
指代将帅。
引证解释:
⒈ 击磬的声音。
引《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⒉ 指代将帅。
引《宋书·索虏传》:“是以分命吾等磬声之臣,助难当报復。”
网络解释:
磬声
- 1、报国寺是入山的门户,寺周楠树蔽空,红墻围绕,伟殿崇宏,金壁生辉,香烟袅袅,磬声频传。
- 2、婚礼开始,礼佛坛香烟袅袅,佛乐悠扬,笙歌磬声。
- 3、一袭黑衣的神永宰良伴随着敲磬声和海风声步入舞台。
- 4、记者在现场听到,在纷繁的音乐中,磬声成为点睛之乐。
- 5、行甬道,磬声清脆,倍感神秘而庄重。
- 6、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花朝节,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热闹非凡。
字义分解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磬
- 五笔FNMD
- 五行木
(1)(名)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形略如曲尺;悬在架上。
(2)(名)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