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
拼音:liù yuàn
注音:ㄌ一ㄡˋ ㄩㄢˋ

六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唐山南道之精兵。 2.宋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 3.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明初南京妓院著名者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六院﹐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 4.犹六宫。明清时后妃所居之地。皇宫之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干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六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六院"。

引证解释:

⒈ 唐山南道之精兵。

《新唐书·李愬传》:“愬乃令佩刀出入帐下,署六院兵马使。六院者, 隋唐兵也,凡三千人,皆山南奇材鋭士,故委祐统之。”

⒉ 宋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参阅宋赵昇《朝野类要·六院》、 宋吴自牧《梦粱录·六院四辖》。

《宋史·职官志一》:“中兴后,检、鼓、粮、审计、官告、进奏,谓之六院。例以京官知县有政绩者充;亦有自郡守除者,继即除郎。”

⒊ 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 明初南京妓院著名者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六院,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恩卿妙音,六院推首。”
明屠隆《綵毫记·散财结客》:“昨日取醉平康,六院诸姬齐来相见。”

⒋ 犹六宫。 明清时后妃所居之地。皇宫之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六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六院”。

国语词典:

宋朝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的合称。

如:「三宫六院」。

网络解释:

六院

  • 解释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
    • 1、有个情人算什么,古代皇帝还三宫六院呢。
    • 2、昨夜做个皇帝梦,今朝早起又上班;文武百官没看见,同事领导面前站;三宫六院无踪影,大姐大嫂面前站;珍馐百味变盒饭,胡乱吃完把活干。
    • 3、中国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上三千佳丽,六千粉黛。
    • 4、且说纣王只因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叁宫,真如土饭尘羹,不堪谛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
    • 5、当时西苑十六院的众嫔妃们集议商量出一策,用五彩绸缎剪制成鲜花嫩叶,点缀在树木枝桠之间,红娇绿嫩,恍如春满人间。
    • 6、历经一代代“六院人”辛勤耕耘、薪火相传,医院一路发展壮大,在中原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大爱之歌,演绎了一幕幕拯危济困的感人画卷。

    字义分解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UYGY
    • 五行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拼音yuàn
    • 注音ㄩ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PFQ
    • 五行

    (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

    (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

    (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