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鬣
拼音:mǎ liè
注音:ㄇㄚˇ ㄌ一ㄝˋ

马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马鬛'。
马鬃。
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鬛”。

⒉ 马鬃。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松有两鬛、三鬛、七鬛者,言如马鬛形也。”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至渭水,无舟,抱马鬣以逸,收散卒还河东。”
宋陆游《秋郊有怀》诗之四:“永怀桑乾河,夜渡拥马鬣。”

⒊ 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唐李白《上留田行》:“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
宋刘克庄《沁园春》词:“嘆苕溪渔艇,幽人孤往; 雁山马鬣,弔客谁径。”
清顾炎武《悼亡》诗之四:“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
清赵翼《顾晴沙于惠山立诗冢》诗:“又如幽燕悯忠寺,马鬛一坎聚烈义。”
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阡愧瀧冈表,忧增马鬣卑。”

国语词典:

马颈上的长毛。

网络解释:

马鬣

  • 马鬃或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liè
    • 注音ㄌㄧㄝˋ
    • 笔划25
    • 繁体
    • 五笔DEVN
    • 五行

    (名)兽类颈上的长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