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瓦
拼音:yuān wǎ
注音:ㄩㄢ ㄨㄚˇ

鸳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鸳鸯瓦。

引证解释:

⒈ 即鸳鸯瓦。参见“鸳鸯瓦”。

唐李商隐《当句有对》诗:“密邇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南唐冯延巳《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鸞旂百尺春风。”
清曹寅《十六夜登虎丘作》诗之一:“树杪浮鸳瓦,罘罳望处明。”

网络解释:

鸳瓦

  • yuān wǎ ㄧㄨㄢ ㄨㄚˇ 鸳瓦(鸳瓦)
  • 即鸳鸯瓦。 唐 李商隐《当句有对》诗:“密迩 平阳 接 上兰 , 秦 楼鸳瓦 汉 宫盘。” 南唐 冯延巳 《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鸾旂百尺春风。” 清 曹寅 《十六夜登虎丘作》诗之一:“树杪浮鸳瓦,罘罳望处明。”参见“ 鸳鸯瓦
    • 1、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美极丹青”。 
    • 2、前者岚气舒卷,山色漫衍,鸳瓦粉墙深然于水色云容间,曲水迴廊隐没于晚霭明灭中。
    • 3、云楼欲动入清渭,鸳瓦如飞出绿杨。
    • 4、前两句“城中鸳瓦碧粼粼,极目平原远市尘”,由城市近景,导向城郊远景。
    • 5、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纳兰容若。
    • 6、合肥南站,徽派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性尽显其中,从设计时就融入“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的徽派建筑元素。

    字义分解

    • 拼音yuān
    • 注音ㄩ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BQG
    • 五行

    [ yuān ]

    1. 〔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如“鸳鸯剑”。简称“鸳”,如“鸳侣”(喻夫妻)。

    2. (鴛)

    • 拼音wǎ,wà
    • 注音ㄨㄚˇ,ㄨㄚ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NYN
    • 五行

    1. 用陶土烧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2. 〔瓦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dāng )(即瓦筒之头)。瓦匠。

    1. 盖瓦:这间房就等瓦瓦(w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