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
拼音:qì dān
注音:ㄑ一ˋ ㄉㄢ

契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契丹Qìdān

(1) 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四至五世纪时在今辽河上游游牧

Khitan

引证解释:

⒈ 古民族名。源于东胡。居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一带,以游牧为生。 北魏时,自号契丹。唐末, 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族,称帝建辽国。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

《旧唐书·北狄传·契丹》:“契丹,居潢水之南, 黄龙之北, 鲜卑之故地。”

国语词典:

我国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于今辽河上游西剌木伦河一带,所属分八部。唐时耶律阿保机并合各部,统有今蒙古、东北、热河、察哈尔、绥远及河北北部,自号为王,建国号为辽。宋时为金所灭。

词语翻译

英语
Qidan or Khitan, ethnic group in ancient China, a branch of the Eastern Hu people inhabiting the valley of the Xar Murun Rive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Liao River
德语
Kitan (Geo)​
法语
Khitans
  • 1、契丹的国书上是怎么说来着?
  • 2、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 3、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
  • 4、杜重威是晋帝石敬塘的妹婿,石敬塘当年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人,还向契丹人自称儿皇帝,他这个妹婿同他一样都是没有骨气的人。
  • 5、《宋会要辑稿》记载的折太君与杨业、杨延昭为同时代人,折氏夫妇守边四十多年,契丹闻之胆寒。
  • 6、因此,自以为是天子之相,虽然说现在当是大宋的官,但其实和大宋朝若离若即的,倒是和契丹辽国有些亲密,大有独立国家的趋势。

字义分解

  • 拼音qì,qiè
  • 注音ㄑㄧˋ,ㄑㄧㄝˋ,ㄒㄧㄝ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HVD

  • 拼音dān
  • 注音ㄉ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YD
  • 五行

[ dān ]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