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
拼音:bǐ luò
注音:ㄅ一ˇ ㄌㄨㄛˋ

吡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4H5N。无色液体,在空气中颜色变深,有刺激性气味。用来制药品。[英pyrrole]

引证解释:

⒈ 英文pyrrole的译音。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制药原料。

网络解释:

吡咯

  • 吡咯及其同系物主要存在于骨焦油中,煤焦油中存在的量很少。吡咯可由骨焦油分馏取得;或用稀碱处理,再用酸酸化后分馏提纯。它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5N。
    • 1、以电化方法在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聚合物聚吡咯薄膜。
    • 2、妊娠期感染可局部用吡咯剂,共用七天。
    • 3、以硝酸银为原料,经过改动聚乙烯吡咯烷酮地质量,到达节制纳米构造银地描摹。
    • 4、方法在硝吡咯假单胞菌中引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突变,以提高硝吡咯菌素的生产能力。
    • 5、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善气凝胶的整体性及机械性质,而氧化铅可以降低气凝胶在高温的热传导系数。
    • 6、本文以聚矾和磺化聚砜共混物为膜材料,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聚乙烯吡咯啉酮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添加剂配制纺丝液,纺制外压中空纤维超滤膜。

    字义分解

    • 拼音pǐ,bǐ
    • 注音ㄆㄧˇ,ㄅ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XXN
    • 五行

    1. 诋毁,斥责:“而吡其所不为也”。

    1. 古通“比”,比较。

    2. 诋毁。

      • 拼音gē,luò,kǎ,lo
      • 注音ㄎㄚˇ,ㄌㄨㄛˋ,ㄌㄛ,ㄍ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TKG
      • 五行

      1. 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咯血。咯痰。把鱼刺咯出来。

      luò

      1. 讼言。

      lo

      1. 助词,用法如“了”,语气较重:当然咯。

      1. 象声词:咯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