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疹
拼音:yǐn zhěn
注音:一ㄣˇ ㄓㄣˇ

瘾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荨麻疹。

引证解释:

⒈ 荨麻疹。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瘾疹》“心火灼肺风湿毒,隐隐疹点发皮肤”注:“癮疹者,乃心火灼於肺金,又兼外受风湿而成也。发必多痒,色则红赤,癮癮於皮肤之中,故名曰癮疹。”

网络解释:

瘾疹

  • 瘾疹,中医病名。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本病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老幼都可罹患,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发生过本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可反复发作。中医古代文献又称风瘩癌、风疹块、风疹等。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
  •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UBQN
    • 五行

    (1)(名)不良的惯性。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惯性

    (2)(名)泛指浓厚的兴趣:球~|他看书看上~了。

      • 拼音zhěn
      • 注音ㄓ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WEE

      (名)病人皮肤上起很多的小疙瘩;通常是红色的:丘~|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