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
拼音:wū lā
注音:ㄨ ㄌㄚ
词性: 名词

乌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乌拉wù la

1.  皮被。

鄂伦春ulao;

2.  东北地区冬季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以乌拉草。

满ula;

3.  民主改革前,西藏农奴向三大领主支应的一种无偿的繁重劳役。

藏wula;

4.  服此种劳役的人。

乌拉wù la

1.  东北地区冬天穿的用皮革制的鞋,里面垫乌拉草。

leather boots lined with wula sedge;

引证解释:

⒈ 指旧时西藏地区,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亦指这种服役者。

《卫藏图识·赋役》:“至於士民之服役者,名乌拉。凡有业之人,勿论男女皆与其选。”

⒉ 指衬垫有乌拉草的靴子。参见“乌拉草”。

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我们换上了浅蓝色的棉工作服,脱掉了牛皮乌拉。”

国语词典:

一种土民当官差的制度。照例系轮派,并须照官价给酬。而我国西南边疆的土民替土司当差,则是纯义务的,且须自备饭食。

网络解释:

乌拉 (俄语音译)

  • 乌拉(俄语:Ура!)在俄语里并没有具体的意思,通常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士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译制片喜欢把其翻译成“杀!”,来配合中国人的习惯。前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我国“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的阅兵喊话。
  • 乌拉 (词语释义)

  • 乌拉(满语,穆麟德:ul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松花江畔(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而得名。乌拉在满语中意为“江”。明末曾盛极一时、颇为繁华,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一说。
    • 1、夏季,罗纳尔多作为巴西队的一名候补队员加盟克巴美洲队,在乌拉圭进行比赛。
    • 2、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
    • 3、现在,欧洲已经东扩至乌拉尔山脉。
    • 4、其实一边缺了法尔考,一边缺了苏亚雷斯,都还算公平,只是哥伦比亚已经禁受住了没有法尔考的考验,但乌拉圭现在未必有同样的心理准备。
    • 5、吉林雾凇、松花湖、乌拉古城、北山古庙及朝鲜族、满族民俗风情等,构成了吉林市特有的北方特色。
    • 6、乌拉特西公旗的银鬃马以二分三十一秒的成绩荣获第一名漠骏称号。

    字义分解

    • 拼音wū,wù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QNGD

    黑色的:乌发、乌木、乌云。

    乌鸦:月落乌啼。

    [乌拉]同“靰鞡”。

    • 拼音lā,lá,lǎ
    • 注音ㄌㄚ,ㄌㄚ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