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
拼音:tóng yǎng xí
注音:ㄊㄨㄥˊ 一ㄤˇ ㄒ一ˊ
词性: 名词

童养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童养媳tóngyǎngxí

(1) 从小被婆家领养、等长大再跟这家的儿子结婚的女孩子

a girl taken into the family as a daughter-in-lawtobe;child bride

引证解释:

⒈ 见“童养媳妇”。

国语词典:

旧时未成年即被领养,以备将来做儿媳妇的女孩。

如:「故事主角因家境贫寒,从小就被送到大户人家当童养媳。」

网络解释:

童养媳 (幼女受人领养,长成为人儿媳者)

  •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旧时,童养媳在我国甚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养媳,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非常贫穷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众多的民众因家境贫寒而娶不起儿媳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跑到外地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解放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抱养童养女的问题在有的地区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 童养媳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小媳妇
    • 1、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童养媳出身的女红军李贞,被晋升为中国第一个女少将。 
    • 2、十二岁时又卖给别人做童养媳
    • 3、她很小就被卖给人家作童养媳,过着动辄得咎的日子。
    • 4、人散了之后,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
    • 5、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
    • 6、村长说村里谁不知道小二黑不承认他的童养媳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THN
    • 五行

    (名)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