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龙
拼音:guāi lóng
注音:ㄍㄨㄞ ㄌㄨㄥˊ

乖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孽龙。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孽龙。

唐白居易《偶然》诗之一:“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宋黄休復《茅亭客话》卷五:“世传乖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鴟甍中,须为雷神捕之。”
清赵翼《栖贤寺瀑布》诗:“咆勃起吼声,震破乖龙瞶。”

网络解释:

乖龙

  • 这个家伙厌烦了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
  • 《 亭夜话》有载。
  • 这是标准的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范例。 乖龙只是跟龙沾了一丁点血缘关系的妖怪,天生有行云布雨的能力,所以很久以前就被天界收复驯化,归于雷神部,按照上头的要求往人间降雨解旱。 裟椤双树的作品《百妖谱》提到。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i
    • 注音ㄍㄨㄞ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FUX
    • 五行

    (1)(形)不闹;听话:小宝很~;阿姨非常喜欢他。

    (2)(形)伶俐;机警:这孩子嘴~|上了一次当;他也学得~多了。

    (3)(形)〈书〉违反情理:有~人情。

    (4)(形)不正常,指性情、行为:~戾|~谬。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