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屐
拼音: | qún jī |
注音: | ㄑㄨㄣˊ ㄐ一 |
裙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裠屐'。
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
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裠屐”。
⒉ 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引清唐孙华《送同年范国雯出守延平》诗:“让齿肩随赖有君,少俊风流羡裠屐。”
⒊ 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参见“裙屐少年”。
引清赵翼《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并为湖舫之游作歌》:“綺寮砥室交掩映,最玲瓏处集裙屐。”
林纾《西湖诗序》:“余观其富丽柔媚,若甚宜於裙屐罗綺之游观。”
国语词典:
穿著整齐的少年。
网络解释:
裙屐
字义分解
- 拼音qún
- 注音ㄑㄩㄣˊ
- 笔划12
- 繁体裙
- 五笔PUVK
- 五行木
(1)(名)(~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布~|短~|连衣~。
(2)(名)像裙子的东西:墙~|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