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榜
拼音:shí bǎng
注音:ㄕˊ ㄅㄤˇ

石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石牓"。石制的匾额。 2.即石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石牓”。石制的匾额。

《神异经·中荒经》:“东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户共一门,石牓题曰‘鬼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碑南二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餘,半下为束竹交文,作制极工。石榜云:‘ 晋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譙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
唐皎然《答李侍御问》诗:“自笑不归看石牓,谁高无事弄苔泉。”

⒉ 即石撞。参见“石撞”。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虾蟆》﹝集解﹞引陈藏器曰:“又有鼃蛤、螻蛄、长肱、石榜、蠼子之类,或在水田中,或在沟渠侧,未见别功。”

网络解释:

石榜

  • shí bǎng ㄕㄧˊ ㄅㄤˇ
  • 石榜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拼音bǎng
    • 注音ㄅㄤˇ,ㄅㄤ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UPY

    bǎ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bàng

    1.摇船的用具:~人(船工)。

    péng

    1.同“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