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
拼音:néng jìn qǔ pì
注音:ㄋㄥˊ ㄐ一ㄣˋ ㄑㄨˇ ㄆ一ˋ
词性: 成语

能近取譬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引证解释:

⒈ 谓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刘宝楠正义:“譬者,喻也;以己为喻,故曰近。”
章炳麟《菌说》:“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

国语词典:

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后多指在言论中能就眼下的事物作例证。《宋史.卷二六二.李谷传》:「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

网络解释:

能近取譬

  • 能近取譬,拼音néng jìn qǔ pì,汉语成语,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雍也》。
  • 能近取譬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班长赵宏能近取譬,深得同学们的敬重。
    • 2、“能近取譬”,离你最近的人你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 3、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6、能近取譬,即能就近作为类比,而推己及人。

    字义分解

    • 拼音néng,nài
    • 注音ㄋㄥˊ,ㄋ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XX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nài

    1.古同“耐”,受得住。

    2.笔画数: 10。

    3. 部首:月。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PK
    • 五行

    (1)(形)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郊|~日|~百年史|靠~|附~|歌声由远而~|现在离国庆节很~了。

    (2)(形)接近:~似|不~人情|平易~人|年~三十|两人年龄相~。

    (3)(形)亲密;关系密切:亲~|~亲。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
    • 注音ㄆㄧˋ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NKUY
    • 五行

    (动)比喻;比方:~如|~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