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曲
拼音:zhù chéng qǔ
注音:ㄓㄨˋ ㄔㄥˊ ㄑㄨˇ

筑城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乐府杂曲歌辞名。

引证解释:

⒈ 乐府杂曲歌辞名。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筑城曲》宋郭茂倩题解:“马暠《中华古今注》曰:秦始皇三十二年,得讖书云:‘亡秦者胡。’乃使蒙恬击胡,筑长城以备之。

《淮南子》曰:秦发卒五十万筑修城,西属流沙,北繫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輓车而餉之。后因有《筑城曲》,言筑长城以限胡虏也。又有《筑城睢阳曲》,与此不同。”

网络解释:

筑城曲

  • 筑城曲:乐府杂曲歌辞名
  • 筑城曲:陆龟蒙诗作
  • 筑城曲:元稹诗作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zhú
    • 注音ㄓㄨˋ,ㄓ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AMY
    • 五行

    zhù

    1. 捣土的杵:“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

    2. 建造,修盖:修筑。建筑。构筑。

    3. 居室:“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4. 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zhú

    1.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DNT
    • 五行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