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关击柝
拼音:bào guān jī tuò
注音:ㄅㄠˋ ㄍㄨㄢ ㄐ一 ㄊㄨㄛˋ
词性: 成语

抱关击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关:指城门。柝:巡夜的人所敲的木梆。看守城门,打更巡夜。借指守关巡夜的小官吏。也泛指卑贱的小事。

引证解释:

⒈ 守门打更的小吏。

《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杨倞注:“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意林》卷六引晋顾夷《义记》:“国无道而尸大位,可耻也;国有道而有抱关击柝,亦耻也。”
宋王安石《谢执政启》:“盖闻抱关击柝,所以待士之为贫。”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非如孔孟之时,委吏乘田,抱关击柝之皆士人也。”

国语词典:

守门和巡夜的人。泛指位卑禄薄的小官。

网络解释:

抱关击柝

  • 抱关击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ào guān jī tuò,指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bào
    • 注音ㄅㄠ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QNN
    • 五行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DU
    • 五行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MK
    • 五行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 拼音tuò
    • 注音ㄊㄨㄛ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RYY
    • 五行

    (名)〈书〉打更用的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