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之入骨
拼音:hèn zhī rù gǔ
注音:ㄏㄣˋ ㄓ ㄖㄨˋ ㄍㄨˇ
词性: 成语

恨之入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恨之入骨hènzhī-rùgǔ

(1) 恨到了骨头里去。形容恨到了极点

那知本府亦恨之入骨。——《官场现形记》
hate one’s guts

引证解释:

⒈ 同“恨入骨髓”。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仇。”
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房之试士,用法大严, 江南士子恨之入骨。”

国语词典: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雠。」也作「恨之切骨」。

词语翻译

英语
to hate somebody to the bone (idiom)​
德语
aus tiefster Seele hassen (V)​

网络解释:

恨之入骨

  • 恨之入骨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èn zhī rù gǔ,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 1、对敌人这种灭绝人性的兽行,老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 2、这恶霸地主,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放辟邪侈,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
    • 3、古人的君王,如果是个昏君,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如果是个明君,人民对他敬若神明。
    • 4、这个狗官,暴戾恣睢,滥杀无辜,当地乡民对他恨之入骨
    • 5、对敌人我们恨之入骨
    • 6、小偷真让人恨之入骨

    字义分解

    • 拼音hèn
    • 注音ㄏ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VEY
    • 五行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

    (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ㄖㄨ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TYI
    • 五行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