穜稑
拼音:tóng lù
注音:ㄊㄨㄥˊ ㄌㄨˋ

穜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

引证解释:

⒈ 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

《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詔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先种后孰谓之穜,后种先孰谓之稑。”
晋潘岳《藉田赋》:“后妃献穜稑之种,司农撰播殖之器。”
唐陆龟蒙《村夜》诗之一:“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
《明史·礼志三》:“顺天府官以耒耜及穜稑种进呈。”
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怀穜稑,储瓶缶。”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zhǒng,zh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ㄓㄨㄥ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UJF

tóng

1.1.早种晚熟的谷物:“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2.2.木棉。

zhǒng

1.1.古同“种”。

2.2.古同“腫”。

zhòng

同“种(種)”。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FWF

    后种先熟的谷类。

      与穜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