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
拼音:yòng mín
注音:ㄩㄥˋ ㄇ一ㄣˊ

用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治理和役使民众。 2.谓善于使用人。

引证解释:

⒈ 治理和役使民众。

《国语·鲁语上》:“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
《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⒉ 谓善于使用人。

《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网络解释:

用民

  • 用民,拼音yòng mín,指治理和役使民众;或谓善于使用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yòng
    • 注音ㄩ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ETNH
    • 五行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