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é kǒu hū |
注音: | ㄏㄜˊ ㄎㄡˇ ㄏㄨ |
合口呼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等韵学术语。
引证解释:
⒈ 等韵学术语。 宋元等韵分字的读音为“开口”“合口”二“呼”以介音或主要元音有[u]者为合口呼,馀为开口呼。开、合二呼又据[i]介音的有无,主元音的洪细,各分为一、二、三、四,四等。 明代以来,于此二呼四等已多混淆不辨。至清初潘耒作《类音》,专以唇的形态为标准,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合口”,相当宋元合口呼的一、二等;而“撮口”则相当宋元合口呼的三、四等。亦即:以[u]作介音或主要元音者为合口呼,以[y]作介音或主要元音者为撮口呼。
国语词典:
字音里有ㄨ介音或主要元音为ㄨ。如「欢」(ㄏㄨㄢ)、「呼」(ㄏㄨ)。称为「合口呼」。
网络解释:
合口呼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閤
- 五笔WGKF
- 五行水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gě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与合口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