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气吞声
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注音:一ㄣˇ ㄑ一ˋ ㄊㄨㄣ ㄕㄥ
词性: 成语

饮气吞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 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殞,饮气吞声,志申讎怨。”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宣令者各抱惭惶,怕羞者尽怀忧惧,会中悄悄,饮气吞声。”
元张养浩《寨儿令·赴詹事丞》曲:“带行人所望无成,管伴使饮气吞声。”

国语词典:

形容含怨抱恨而无法表态发泄。参见「饮恨吞声」条。

网络解释:

饮气吞声

  • 饮气吞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ǐn qì tūn shēng,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 饮气吞声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周胖子虽然很想抽姚风两个嘴巴子,但是现在的主人是李康,他不能越过这个线,只饮气吞声准备以后找回场子。
    • 2、心里一种被戏耍感觉的陆展昭看着眼前的张月辰真想上去扇她一巴掌,可是小命在她的手里,英雄落难也只有饮气吞声。 
    • 3、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 4、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民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 5、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yì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QW
    • 五行

    yǐn

    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料。~食。~水思源。

    2.可以喝的东西:冷~。

    3.饮子:香苏~。

    4.中医指稀痰。

    5.心里存着;含着:~恨。

    yìn

    给牲畜水喝:~牲口。马~过了。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DKF
    • 五行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

    (2)(动)并吞;吞没:侵~|鲸~。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