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急
拼音:yán jí
注音:一ㄢˊ ㄐ一ˊ

严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严厉躁急;严厉急迫。 2.犹严酷。 3.犹危急,紧急。

引证解释:

⒈ 严厉躁急;严厉急迫。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詔书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

⒉ 犹严酷。

《新五代史·杂传·李振》:“今主上严急,诛杀不辜。”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斯虽出荀卿之门,而不师儒者之道,治尚严急。”

⒊ 犹危急,紧急。

《魏书·萧宝夤传》:“﹝萧衍﹞将害宝夤,以兵守之,未至严急,其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黄神密计,穿墙夜出宝夤。”

网络解释:

严急

  • 严急,汉语词汇。
  • 拼音:yán jí
  • 释义:1.严厉躁急;严厉急迫。2.犹严酷。3、犹危急,紧急。
  •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DR
    • 五行

    (1)(形)严密;紧密:~紧|戒~|谨~。

    (2)(形)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坦白从宽;抗拒从~。

    (3)(形)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名)指父亲:家~。

    (5)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VNU
    • 五行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

    (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

    (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

    (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弯|水流很~|炮声甚~|话说得很~。

    (5)(形)急迫;紧急:~事|~件。

    (6)(名)紧急严重的事情:告~|救~|当务之~。

    (7)(动)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公好义|~人之难(n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