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仗
拼音:gōng zhàng
注音:ㄍㄨㄥ ㄓㄤˋ

宫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帝王的仪仗。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的仪仗。

唐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宫仗辞天闕,朝仪出国门。”
宋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行止不离宫仗影,衣裾尝惹御鑪烟。”

网络解释:

宫仗

  • 宫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zhàng ,是指帝王的仪仗。
  •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KKF
    • 五行

    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殿。行~。故~。东~。

    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月~。蟾~。

    3.庙宇的名称:碧霞~。雍和~。

    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民族~。劳动人民文化~。

    5.指子宫:~颈。刮~。~外孕。

    6.姓。

    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DYY
    • 五行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