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
拼音:yī zuò
注音:一 ㄗㄨㄛˋ

一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

指全部在座的人。

一个座位。

引证解释:

⒈ 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

《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孔颖达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

⒉ 指全部在座的人。

《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 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
《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 师道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月为天上月’,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 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⒊ 一个座位。

《晋书·礼志上》:“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坐而已。”
《宋史·礼志二》:“帝坐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

网络解释:

一坐

  • 一坐(yī zuò)汉语词语,有一下几层意思。(1).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2).指全部在座的人。(3).一个座位。
    • 1、战士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一坐下来就打瞌睡。
    • 2、他已经疲惫不堪,一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
    • 3、他一坐下来就口若悬河地说起他的探险经历。
    • 4、有些人一坐下来总爱谈吃喝,这也可能是过屠门而大嚼一类的人吧。
    • 5、他一坐下来,就七长八短地说个不停。 
    • 6、他一坐下来便侃侃而谈,我简直插不上嘴。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zuò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WFF
    • 五行

    [ zuò ]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