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谷
拼音:máo gǔ
注音:ㄇㄠˊ ㄍㄨˇ

毛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元明间关西地区对"粱"的俗称。是粟中特别好的一种。古代视为上等的细粮。

引证解释:

⒈ 元明间关西地区对“粱”的俗称。是粟中特别好的一种。古代视为上等的细粮。参阅齐思和《中国史探研·毛诗穀名考》。

明胡侍《真珠船·粱》:“《本草图经》‘粱米有青粱、黄粱、白粱,皆粟类也’……粱,今燕代间谓之粱穀, 关西谓之毛穀,白者曰芝麻粱,一曰鵓鸽弹。”

网络解释:

毛谷

  • 毛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máo ɡǔ,解释为未经清理的稻谷。
  • 字义分解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 拼音gǔ,yù
    • 注音ㄍ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WKF
    • 五行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见〔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