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票
拼音: | yán piào |
注音: | 一ㄢˊ ㄆ一ㄠˋ |
盐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盐引。明清时有的地方引﹑票并行。清代由户部印发的称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盐票"。
引证解释:
⒈ 即盐引。 明清时有的地方引、票并行。 清代由户部印发的称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盐票”。参见“盐引”。
引《清史稿·食货志四》:“近来栈盐出湖,皆在西坝改捆,大包重百三十斤,盐票不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此刻有盐票的人,自己不愿做生意,还可以拿这票子租给人家呢。”
国语词典:
旧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称为「盐引」,由地方机关发给的则称为「盐票」。
网络解释:
盐票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鹽
- 五笔FHLF
- 五行土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