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
拼音: | zhī xiàn |
注音: | ㄓ ㄒ一ㄢˋ |
词性: | 名词 |
知县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县
(1) 明朝以来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英
(2) 又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管一县的政事。知县之名始于唐,宋代多以中央官员为县官,结衔称某官知某县事,至明始正式用作一县长官的名称, 清代相沿不改,为正七品官。
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今差京官曰知县,差选人曰令,与唐异矣。”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忽听窗外锣响,许多火把簇拥着一乘官轿过去,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我父亲在村中很有威望--他在外面做过知县,现在告老还乡。”
国语词典:
职官名。掌管一县政事的长官,犹今之县长。
网络解释:
知县
知县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 2、所以,求雨受到了历代朝廷的重视,从皇帝到知县,每遇天旱,都要设坛祭祀。
- 3、浑身上下由络合金和闪闪发光的霓虹灯装饰,在日本爱知县,双拖斗卡上上演了一幕卡车秀。
- 4、那王婆听得李知县、贺提刑、周守备这般高名大姓,便先唬得矮了三寸,当下满脸堆笑,不计本钱的又沏出一盏酸梅汤送了上来。
- 5、所以尽管给杜知县帮了一个天大的忙,秦堪却从没想过以此为进身之阶,去跟杜知县套近乎。
- 6、君配张氏,妾吴氏、刘氏,子四人,庶焘咸丰辛亥科举人;庶蕃壬子科举人,候选知州;庶昌以诸生献策阙廷,天子褒嘉,特授知县候补,直隶州知州;庶言咸。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与知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