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
拼音: | mǎ zhèng |
注音: | ㄇㄚˇ ㄓㄥˋ |
马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马正"。 2.指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正”。指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
引《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於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
孔颖达疏:“班马政者,谓班布乘马之政令。”
《吕氏春秋·仲夏》:“游牝别其羣,则縶腾驹,班马正。”
《淮南子·时则训》引此文作“马政”。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朝廷讨论监牧之制,修復马政。”
《明史·太祖纪三》:“丁卯,置行太僕寺於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掌马政。”
清曹寅《南辕杂诗·荒庄》:“船纲发卒屯田废,冏牧徵金马政荒。”
网络解释:
马政 (中国古代官方马匹管理制度)
字义分解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与马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