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
拼音: | jiǎo shēng |
注音: | ㄐ一ㄠˇ ㄕㄥ |
角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
引证解释:
⒈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
引《晋书·王羲之传》:“述(王述 )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⒉ 五声之一。
引《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
《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钱谦益《<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网络解释:
角声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ㄐㄩㄝˊ
- 笔划7
- 繁体角
- 五笔QEJ
- 五行木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
jué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3.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