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
拼音: | suǒ yǒu zhì |
注音: | ㄙㄨㄛˇ 一ㄡˇ ㄓˋ |
词性: | 名词 |
所有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所有制
(1) 生产资料占有的形式,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分配、交换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应的所有制形式
英
引证解释:
⒈ 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有制的形式和性质都不同。
网络解释:
所有制
- 1、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 2、提高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参保率,统一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 3、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 4、主要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分化与自由雇佣劳动的出现以及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三方面来分析。
- 5、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解决最大的问题:集体所有制,而党在此问题上不会让步。
- 6、俄罗斯通过立法的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国家所有制有鲜明的特点,对中国相应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字义分解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所
- 五笔RNRH
- 五行金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有
- 五笔DEF
- 五行土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与所有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