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遗
拼音:suǒ yí
注音:ㄙㄨㄛˇ 一ˊ

所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遗漏。 2.遗弃。 3.遗失物。

引证解释:

⒈ 遗漏。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

⒉ 遗弃。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臣闻世之所遗,未为非寳。”

⒊ 遗失物。

宋洪迈《夷坚支丁志·夏巨源》:“点检勅誥文书,遗其一……既而僕从饶州来,持所遗至。”

网络解释:

所遗

  • suǒ yí
  • (所遗)
  • 1.遗漏。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
  • 2.遗弃。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臣闻世之所遗,未为非寳。”
  • 3.遗失物。 宋 洪迈 《夷坚支丁志·夏巨源》:“点检勅诰文书,遗其一……既而仆从 饶州 来,持所遗至。”
  • 字义分解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NRH
    • 五行

    [ 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