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疑
拼音:fú yí
注音:ㄈㄨˊ 一ˊ

浮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虚妄不实。

引证解释:

⒈ 虚妄不实。

《拾遗记》卷九引晋武帝《诏张华》:“今卿《博物志》惊所未闻,异所未见,将恐惑乱於后生,繁芜於耳目。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

网络解释:

浮疑

  • 浮疑,是汉语词汇,拼音fú yí,解释为虚妄不实。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
    • 注音ㄧˊ,ㄋㄧ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TDH

    [ yí ]

    1. 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