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
拼音: | bó ké qiāng |
驳壳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手枪的一种。外有木盒,射击时可把木盒移装在枪后,作为托柄。能连发,射程比普通手枪远。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连长周大勇把驳壳枪插在腰里的皮带上。”亦省称“驳壳 ”。
国语词典:
武器名。一种手枪。外有木盒,射击时,将此盒移置枪后,作为托柄。可连续发射,射程较一般手枪远。
网络解释:
驳壳枪
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 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也有盒子炮, 也称驳壳枪。 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1、在一处房子前,车门开启,首先跳下几位斜背驳壳枪的警卫战士,接着下车的正是刘亚楼。
- 2、说完,金叶又冲燕妮一挥手,两个姑娘手提驳壳枪,急煎煎走在最前面。
- 3、待部队运动到位后,张本初向天上放了一枪,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李士杰站起来,挥动驳壳枪大吼道“弟兄们,冲啊!”。
- 4、这是原装进口德制毛瑟枪,咱们俗称盒子炮、镜面匣子、盒子枪,官称驳壳枪。
- 5、这太监马上傻了眼,哆哆嗦嗦一只手指着里边,另一只手指着完颜亮,就像端着两把驳壳枪,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你……你……皇……皇上……”。
- 6、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铿锵有力的步子,走出了军人的英姿飒爽。握着手里的驳壳枪,四目注射着前方,保卫祖国贡献在四方。即将参军入伍的你,愿你拥有军人钢铁的意志,走出自己的一片。
字义分解
- 拼音b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駁
- 五笔CQQY
- 五行水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 拼音ké,qiào
- 注音ㄎㄜˊ,ㄑㄧㄠˋ
- 笔划7
- 繁体殼
- 五笔FPMB
- 五行木
ké
1. 坚硬的外皮:鸡蛋壳儿。
qiào1. 义同(一):甲壳。地壳。金蝉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