儗非其伦
拼音:nǐ fēi qí lún
注音:ㄕˋ ㄈㄟ ㄑ一ˊ ㄌㄨㄣˊ
词性: 成语

儗非其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亦作:儗不於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儗不於伦”。

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於其伦。”
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太白又与吴筠齐名,见唐史。虽儗非其伦,时亦矫矫。”
朱自清《<燕知草>序》:“书中前一类文字,好像昭贤寺的玉佛,雕琢工细,光润洁白;后一类呢,恕我儗不於伦,象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

网络解释:

儗非其伦

  • 儗非其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ǐ fēi qí lún,意思是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 儗非其伦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nǐ,yì,ài,yí
    • 注音ㄋㄧˇ,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WXTH

    1. 《廣韻》魚紀切,上止,疑。

    2. 准备,打算。

    3. 古通“拟”,比拟。

    4. 茂盛貌。草木、庄稼茂盛的样子:“黎稷儗儗”

    5. 众多。

    6. 迟疑。

    7. 凝滞。

    8. 超越本份。

    9. 草拟,依照。

    10. 比划。

    1. 《廣韻》魚記切,去志,疑。

    2. 迟滞;迟疑。参见“儔儗”。

    3.  

    ài

    1.  

    2. 《廣韻》五溉切,去代,疑。

    3. 《廣韻》海愛切,去代,曉。

    4. 见“儓儗”。

    1. 《集韻》魚其切,平之,疑。

    2. 疑。谓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WU
    • 五行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XN
    • 五行

    (1)(名)人伦:~常|五~|天~。

    (2)(名)条理;次序:~次。

    (3)(名)同类;同等:不~不类|比拟不~|英勇绝~。

    (4)(名)(Lú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