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拼音:bì lù lán lǚ yǐ qǐ shān lín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左传》

上古时期,楚族因受中原一些部族的歧视,逐渐南移,到了商代中期,他们聚居我国南方的湖北荆山一带,成为殷商王朝的方国。但仍然受到中原人的歧视,商王朝还经常向他进攻掠夺。特别是商朝末年,商纣王骄奢淫逸,宠信妖姬佞臣,杀害忠良,对各诸侯、方国横征暴敛,搞得朝纲不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居西歧山的西伯姬昌积极访聘高贤,招纳勇士,准备讨伐纣王,拯救苍生。各路诸侯闻讯,纷纷归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XXF
  • 五行

(名)〈书〉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蓬门~户|蓬~生辉。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HTK
  • 五行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JTL
  • 五行

(1)另见〔苤蓝〕(piě·lɑ)。

(2)(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蔚~。

(3)(名)蓼蓝。

(4)(名)(Lán)姓。

  • 拼音
  • 注音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ovg
  • 五行

(1)(名)线:千丝万~|不绝如~。

(2)(副)一条一条;详详细细:~述|条分~析。

(3)(量)用于细的东西:一~麻|一~头发|一~炊烟。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KD
  • 五行

(1)(动)打开:~封|~门。

(2)(动)开导:~蒙|~发。

(3)(动)开始:~程|~用。

(4)(动)陈述: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

(5)(名)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谢~。

(6)(Qǐ)姓。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