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
拼音: | ruò guàn |
注音: | ㄖㄨㄛˋ ㄍㄨㄢˋ |
弱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弱冠
(1)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例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引《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 《汉书·叙传下》:“贾生娇娇,弱冠登朝。”
晋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於是思有餘闲,获遂本愿。”
宋钱易《南部新书》癸:“章幼时为照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於其父, 章弱冠,父为娶妻李氏女。”
明高启《顾荣庙》诗:“弱冠游洛师,已蒙南金赏。”
刘绍棠《花街》:“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
国语词典:
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加冠,称为「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弱冠时,曾游括苍白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
网络解释:
弱冠
- 1、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2、下邳人陈登,表字元龙,夙大志,弱冠后得举孝廉,除授东阳长,养老恤孤,视民如伤,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劝民耕桑,广兴地利,至是亦随竺迎备。
- 3、走过万水千山,看过风云变幻;不再弱冠少年,尝尽苦辣酸甜;不管我走多远,你永远是我的眷恋;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 4、及至弱冠,献书求仕长安,然天地悠悠,怆然泪下,古今偕同。
- 5、一个弱冠少年,由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 6、弱冠之年的藤岛武彦,至此已两次膺任西北考察重任,可见乐善堂对这一位最年轻间谍的器重和栽培。
字义分解
- 拼音ruò
- 注音ㄖㄨㄛˋ
- 笔划10
- 繁体弱
- 五笔XUXU
- 五行金
(1)(形)气力小;势力差:软~|衰~。
(2)(形)年幼:老~。
(3)(动)差;不如:他的本领不~于那些人。
(4)(动)〈书〉丧失(指人死):又~一个。
(5)(助)接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