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年历
拼音:tiān wén nián lì
注音:ㄊ一ㄢ ㄨㄣˊ ㄋ一ㄢˊ ㄌ一ˋ

天文年历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刊载一年中天体坐标和天象活动的表册。包括有太阳、月球、大行星和基本恒星等不同时刻的位置;日食、月食、月掩星、日月出没及晨昏蒙影等天象资料和辅助用表。《中国天文年历》由紫金山天文台编算。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4
  • 繁体歷、曆
  • 五笔DLV
  • 五行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